第1部分(第3/4 页)
并且恪守四项行为原则,并且一心去做到,心里装着博爱、装着众生而爱的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有德。
最早期的甲骨文,是天眼与天相通,这是个眼睛处的外丹脉,一条光柱与天相通,获得了能量,图文思维显现,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能够符合天地的法则,就代表天的法则、地的法则,而且这个法则是有益众生、有益自己的。接收到了五德能量后,不仅自己运用,还把它布施给周围,为众生服务,为民族服务。这是甲骨文“德”字的象征表象。
到了钟鼎文时期,人心起来了,后天的阴我心智识起来了,就开始出现“心”了,这个“心”字就出来了,人心起来以后,就要用先天的慧识,来制约后天人心,规范私心贪欲。正确为众生去服务以及行动,才符合德。
到了大篆时期,就更加下滑了,直心是道,一颗直心、一条直肠子,别转弯抹角,拈量来拈量去,在肚子里转十八道弯,这可能得罪人、得罪领导、得罪邻居了。要考虑非常非常周全,才能去表达,而表达得也不好。实际上,合符德的是直心肠,需要直接表达自己的心,而不能遮遮掩掩、藏藏躲躲,把坏的东西藏在后边,蛊惑骗人。现在商家都这样,骗一回是一回,骗了你就倒霉,就是这样去拐着弯害人。就像春节联欢晚会那个小品《忽悠》一样,人家本来两条腿好好的,还把人家忽悠来买对拐棍。买了拐棍,还要买那个残疾人坐的轮椅,结果把人忽悠到床上躺着了,以说明他有本事。实际上,都是违反德的原则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汉字科学性的五个表现方面(4)
在小篆时期,这个“德”,基本上已经接近了要规范后天的行为,需要有十四种品行和原则。
简体字“ ”,就过于简单了,只剩下“一”和“心”。这个“一”和“心”的表意就不清楚,含意就难以说明了。现代人一个“心”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脏心”。“心脏”,是心脏(zāng),都是阴我心在主事。要单纯去写这个“一心”的话,那么就是指的阴我心就是德了,如果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利己为官去办事,这样算符合德的话,那就更糟了。
有心之“爱”与无心之“爱”:
从现在的简体字,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滑坡。比如这个“爱”字,现在简写“爱”把中间的“心”就去掉了。不用“心”,那就只向钱看了,权就变成了利了,愿者上钩,只要有钱。网络上,那些富翁出几十万元选美、选老婆。即使选出来,过不了三年五载,热情过去以后,那可能就要换老婆了。为什么?因为他没“爱”嘛,他没有“心”,缺乏“心”的奉献,只有占有欲。被爱的小姑娘一方只有索取,随时随地地盯着老公的口袋里,怎么样把他的钱转到自己户头上来存起来,这就叫“爱”了。这种“爱”,不是永恒的,是自私的。所以,这样没有规范性地乱把字简化了,所带来的恶果是很大的。
“进”入“佳”境与“进”入枯“井”:
比如,这个前进的“进”简化为“进”字,大家一看,不去想没关系,一想就好可怕。向前、向前、向前“进”,一看掉“井”里去了。原来的“进”,本来是向最好的方向发展的,那就叫“进”。结果一改,成了到枯“井”里面呆着。这个“进”,不就是搞反了吗?完全违背了我们祖先创造优美汉字的本意和灵魂。
有“亲”不“见”,“亲”孝成空:
亲人的“亲”,也是这样。为什么现在孝道这么不行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文字改革上来说,原来有个“见”字才叫“亲”。我们早上起来,问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上班去了。打个招呼,见这个面。现在人不见父母面,打个电话:你们好不好?天气凉了不用去了。总见不到你怎么尽孝,“亲”人不“亲”,所以孝道已经没有了。如果说这个“亲”和这个“孝”之间,真正有这个“见”,人与人之间实际上一见面,就有能量的交流。父母慈悲的力量就能传递给你,而不是通过电话去传递,不是通过书信去传递。你要去见,一见面,两个人能量的相融碰撞。原有的这一点“见”面,那个心灵的震撼,跟写封信和通电话完全是不一样的。
“坝”、“坝”有别,终非宝“贝”:
“坝”……“坝”,变化也是很可怕的。只要这样一看,修成大“坝”是宝“贝”,唯独中国爱修大坝。它所造成的恶果,我在讲老子“上善治水”的时候就分析过四川的情况。这个大坝修得害人。为什么呢?本来黄河是中国的一条大静脉,长江是中国的一条大动脉,这就是气,这个风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