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增益呢?德、慧、智三位一体的均衡健康发展,同步成长,我们又真正认识得有多深、把握得有多少,恰到好处而符合孩子们一性一命的健康成长呢?我们东方是否在孩子们的早教领域中转来转去,还是在“智能至上”、“唯智独尊”教育的窠臼中挣扎,而只是披上了漂亮的智能科学外衣呢?我们的儿童早教、经典诵读,是否仍然还是未能跳出汉代智能儒学教育早就给我们设立的牢固樊笼,而没有冲破它呢?我们不会批评任何其它教育方法,只是提出这些人们应当反思而求“正解”的疑问,共探符合生命真相的教育方法。
孩子们的早教,人类所要牢牢地把握住的本质,绝对不是单纯的脑科学所发现的表象,而应当是孩子们极其珍贵的“本性无为透发,性慧无为显露,慧智无声表现,智能初生发端,慧智并行同存,智增慧隐转化”的重演律。这个人类孩子们所共有的六个慧智重演律,那才是早教中应当极其重视的灵魂。把握这六种人类慧智重演律中最珍贵的机缘,并不是如何去催促和强化孩子们智能的成长,而是要全面正确保护、维护、爱护、珍惜孩子们慧性的透发,引导其健康发展和稳定成长与全面展开,预防智能意识的识神,过早产生出具有阻挡心阳丹元进入大脑右侧办公室工作的能力,陷入唯智教育误区的可能性。
道学的慧性教育,正是要求人们摆脱自身智能的束缚,走出智能思维的误区,珍惜自己已经错失掉的这个重演律,顺应和把握住孩子们非常珍贵的这一“重演律”,适时而又恰到好处地对生命的慧性,给予保护、引导、强化、维护。预防智能对它的伤损破坏,从品和质两个方面,注意不断地强化它。如果方法正确,并且坚持进行,那么孩子们就必定会慧智同步发育成功,而能够实现慧智共运。人类的智能,只有及时获得善、正、德的早期教育,在智能初生时就要同步跟上。正如老子所言:“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我想,老子的这一教诲,才应当是孩子早期教育中应当把握的精髓。
保护孩子们的慧性,规范其智能,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慧智;预防智能对慧性的毁损,那么智能才能真正达到巅峰,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修身生理中的真理。人类常常只是因为急功近利,而难以认识这一真理。现在社会上的人们,对古代圣贤们强闻博记、入耳不失、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常常是抱着不相信而否定的态度,普遍认为那些记载都只不过是溢美之词,不可能是真实的现象。现代人,由于丢失了对道德根文化的系统性了解,迷失了对人类生理功能逐步退化的真知,忘却了对道德根文化中性慧、图文(纹)、字形三大文化基因进行深刻认识,加上智能儒学教育的长期垄断*,老子的慧性教育法却被边缘化,因而产生这种错误的判断,否定人类曾经拥有并且也可能修复的潜在生理功能,也就是一种正常的难以避免的现象。但是,在当今社会历史进程中,我们应当通过自身对老子慧性教育法的实践,冲破几千年以来智能教育对我们的封锁,实践于自身,实践于家庭,推广于社会,打破智能儒学教育几千年来对教育的垄断和专制,复兴人类在2500年前早就已经客观存在的慧性教育法,应当走近老子,真正实现人类的德慧智全面发展。
掌握慧性图文思维法(1)
慧性图文思维法,可以说是慧性教育重点运用的一个方法,我们成人要对孩子们进行慧性教育,那必须非得要掌握这个慧性教育方法。
慧性外显的特点,就是具有这种图文思维的显现、凸显、透露。古代的慧性教育法当中,就始终把握住这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图像思维的方法。西方发现图像思维法,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是从爱因斯坦以后,逐步开始引起重视和研究。然而,中国的图文思维法那可是早已经存在近万年的发现和五千年以上的教育应用。这一事实的认同,我们只要承认,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从画卦、画图到画图象形、到汉字拼音的转变是历史客观事实,马上即可产生认同的共鸣,我相信大家都能够认同这一点。中国的文化载体、教育工具的图、文、字的变迁,其实就是一部最完整的中国慧性教育、智能教育、前识教育的历史形象的记录。同样,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画卦、画图和图画象形应用期。这一时期,是从最初始的完全无为运用本性,然后转向无为使用心阳丹元,继而改变成为智能初生,心阳和心阴同时在大脑的右侧和左侧办公室中工作的时期。文化教育中,则是通过画卦画图、图画象形为工具,维护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