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20世纪80年代末,十万人才下海南。一批闯荡海南的小人物,从无到有,艰苦创业,实现理想。《闯海南》里,作家讴歌了已经被市场经济冲击得十分淡漠的民族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勇刚直,知恩必报、嫉恶如仇、宽宏大量,勤劳节俭。张扬社会光明,传播人性中的向善、向爱、真实,奋斗,激扬人的诗性精神。以毕志磊为首的创业团队正是用这些民族精神,取得了创业的成功。作家通过小说告诉我们,在中国走向市场化经济的今天,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同样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同样是市场经济的文化导向和精神导向。
《闯海南》淋漓尽致地给我们展示了海南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土人情,从而使一向被人们认为文化相对贫瘠的海南有了“文化”味。小说描写的古炮台遗迹、海瑞墓、公期、祭奠菩萨、海南饮食、百姓信仰、市民生活,都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作品中了。同时,作家又描写了闯海人带来的外地域文化,和海南本土文化的交融,闯海人和海南本土居民的情感交融,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海南文化和生活的知识。比如作品中多处唱及的秦腔、陕北民歌、关中秦腔、河南帮子、江苏扬剧、流行歌曲。特别是作品中反复提及的那首《闯海人之歌》: 一九八八,一九八八,沉默的海岛突然爆发,告别故乡,远离了家,跨过海峡,只为着一个理想,………
还有那首《海岛流浪者之歌》:没有早饭,没有午饭,晚饭没有着落;没有水喝,没有事做,哪里住宿都不知道;我们还年轻,我们能拼搏,我们的热血,还在奔流;我们的理想,张扬在海南岛上
小说中随处可见的歌曲、戏曲、朗诵,读后热血沸腾,激励人心,小说中的这些歌曲,奠定了小说的基调: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闯海南》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主流,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底蕴。同时没有粉饰当时代的丑陋,并给予充分的揭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既要真实的反映当时代的生活主流、精神主流、文化主流,也要张扬理想精神,给读者希望和鼓励,让榜样感召我们的灵魂。今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既是对那段历史的祭奠,也是给心灵找块栖息之地。
“闯海人”精神的高扬
《闯海南》向我们展现了海南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精神真髓: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敢于天下先。闯海南和当年的走西口、闯关东都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意义。如果说走西口闯关东是为了求生存被迫闯出民族文化的绝响之路,而闯海人则是主动选择,是自我流放,海南是他们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家园。但闯海人和走西口闯关东有着紧密的承继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家站在现实和历史的高度记述闯海人的历史印记,是对那段辉煌岁月的祭奠,对闯海人精神的高扬。如果我们从民族振兴的视角审视《闯海人》,闯海人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作家抓住了代表时代精神主流,毫不吝啬的给予赞誉与支持。
读完《闯海南》如同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使得心灵变得虔诚纯洁。
自序�
十八年前,在路遥去世的第二天,我拖家带口离开了秦地,跨过海峡,踏上海岛。十八年里,我和我的朋友在这个岛屿上,经历了贫穷、卑贱、饥饿、干渴、日晒、雨淋、台风、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的考验,几乎倒毙在南中国海岛的椰子树下;同时又经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奋斗、自强、挣扎、策略、机遇、成功。我们踉踉跄跄却又坚定不移地挣扎着,有的脚步踏实端正,有的脚步飘忽走样,所幸的是我们没有停步,一直朝着理想走近。闯海人的二十年过去,我们中的许多人创立了自己的基业;也有许多人经历了种种失败,至今仍在挣扎奋斗;还有的无法适应海南严酷的现实,被迫退回内地;还有的由于各种原因,将生命的火焰熄灭在海南。但是,无论坚持在海南,还是撤离海南,都在这个南中国海的岛屿上展示了自己的生命能量,书写了理想宏图,不悔不恨。
五年前,我和妻经过海口市南宝路和椰林路的汇合口,看到一个很小的石碑,上书“闯海人”三个大字。不知是哪位闯海人的杰作,却在我的情感中掀起巨大的波澜,当时就蒙眬着泪眼对妻说,我一定要写一部闯海人的长篇小说,为我们这些远离父母、远离家乡、闯荡海南的一代人,也为我自己的这段生命历程。
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时,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深刻思考了中国近三十年,尽可能揭示一个时代的真实。小说描述了商战中的贫穷与意志、阴谋与光明、智慧与陷阱、冒险与机遇、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