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不测了吗,阿达目那么恨他,定然要百般羞辱,那么高傲的荀夜,能忍受的了吗?
而现在,我们的大军又在哪里,这一次真的在劫难逃吗?
黑帐内,所有的将领都在担心着,同时也在绝望着。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黑帐突然被人拉开,苏落雪一惊,只见几名士兵拿着大刀冲进来,她绝望地闭上了眼,耳畔似乎又回响起荀夜的声音: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住。
泪水,沿着眼角滚落。
可是,下一刻,那几名士兵竟是将捆绑在他们身上的绳子割断,松开了在场所有人。
这一变故,所有人都茫然地面面相觑。
苏落雪睁开眼,含着眼眶未干的泪,看着此刻的变故,直到完好无损的荀夜出现在帐外,她一怔,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
荀夜深深地注视着她,一步一步朝她走来,用平稳地声音对她说:“你说对了,这一次,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苏落雪激动地含着泪,笑着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荀夜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畔低声道:“汝心之内,容我永住。”
靠在他的怀中,苏落雪的泪落如雨,说不清此刻心中到底是什么感觉,只知道,看见荀夜安然归来,她很开心。
真的,很开心。
奈何,一夜春风,心如桑叶,又是花开时节。
·
同年,四月十九日,南昭侯上奏天朝。
十二万大军,奋勇杀敌,一举歼灭康国八万大军,其溃不成军,连连败逃。
荀家十二万大军,亦损五万将士,恳敌军拨金,抚恤死伤者家中老少。
(完)
第十章 掌中泪(上)
经此一战,荀家军的名声愈发壮大,莞城百姓无不敬仰,一时间整个天朝百姓饭后谈论的皆是荀夜如何英勇善战,勇入敌军,死里逃生,将康国击地溃不成军,成功保住了莞城。
而当时那一战打的到底如何已经不重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只有,荀家军在,整个天朝才能安然,若荀家军倒了,百姓们将会身处水深火热中。
雨声淅淅沥沥地侵袭整个莞城,晶莹地雨滴溅打在柳枝上,滴在泥土间,滋润整个大地。
风中,带了些春日地轻寒,风中蕴含着几分雨中清香。
华修与荀夜二人坐在院中望月亭内品茶,目光一冷一雅,目光中皆暗藏心事。
亭外两名侍卫手持纸伞站在雨中,分侍两侧,精锐地目光四处梭巡,免有偷听者。
白玉壶下,小火慢煮大红袍,袅袅烟雾飘起,阻隔在二人视线之间。
“华兄真是好雅兴,雨天请我品茶。”
“大少不觉在雨天品茶,别有一番滋味吗?”
两人对视一眼,茶已沸,华修取下壶,为荀夜倒下一杯,亦为自己倒下一杯。
“此次与康国之战,有很多说法。其中有一种对你最为不利的说法,你想不想听。”华修将白玉壶放下,笑的云淡风轻。
“愿闻其详。”
“荀家军与康国根本未战,死伤全部谎报。”
荀夜勾起一抹淡笑,将那杯冒着热气的大红袍端起:“只要百姓心中认定了荀家军他战了,那事实就是战了。”
“看来你们已经准备好了。”华修了然。
“只差华兄你的支持了。”
华修却仿佛未听见一般,继续道:“父母早逝,华某就雪儿这一个妹妹了,这些年来,即使她要天上的星星,我都会摘下来给她。可自从三年前,她认识了你,便终日闷闷不乐,尤其是你娶了苏家小姐后,我就未再见她真正笑过。”
荀夜低头吹了吹杯中茶,热气蒙了他的眼,低头吮了口茶水,看不出表情。
“此次你挂帅出兵康国,她为你在佛堂抄法华经,十日不出,只为以诚心求得上天庇佑你平安归来。在得到你大捷归来的消息后,就在佛堂昏死了过去,而你,归来数日,却未去见她一面。”华修的声音渐渐变得凌厉。
荀夜悠然放下手中的白玉杯,对上华修的目光:“一年前,是谁警告我不要再接近你的妹妹?”
“一年前我就知你接近雪儿,为的只是要利用我对她的疼爱,在财力上支持你们荀家。我必须让她远离你,否则最终只会受到伤害。”
“那如今呢?”
华修把玩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