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222章民族英雄录16(第2/3 页)
内因。
外因:高原反应,薛仁贵带领的唐军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行军,短时间无法适应。
士兵很容易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严重的会产生因高原缺氧引发的肺气肿,造成非战斗减员。
兵力上40万吐蕃大军对5万唐军,薛仁贵只有速战速决,直捣黄龙的策略可行。
论钦陵当机立断,判断薛仁贵亲率主力轻装奇袭乌海,粮草辎重必然不济。
故迅速调遣吐谷浑军队邀击唐军粮草辎重,切断唐军后备补给。
而吐谷浑军可能来自伏罗川和伏俟城两个方向,绕开了薛仁贵镇守的乌海。
雪山作战,补给是第一生命,补给不济薛仁贵只能退出乌海,论钦陵这样便从容收复乌海,再陆续召集各部人马。
吐蕃最后集结的四十万大军,也是陆续增援而至。此战双方各自因势利导,避实就虚,攻击对方最薄弱的环节。
战术用兵都很高明,但吐蕃适应高原气候环境,兵力也占绝对优势,同时论钦陵及时借助了吐谷浑的力量,进行正确地战略部署,因此取得了最终胜利。
原计划薛仁贵安排郭待封携辎重据险而守,在薛仁贵击破敌军后再率辎重出发与薛仁贵汇合。
如果之前郭待封携辎重据险而守,遇敌人攻击可以凭借防御工事抵御敌人,支撑到薛仁贵回来夹击打败敌人。
那么敌军攻击郭待封时薛仁贵可以率部及时支援郭待封。
但是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行动提前率领粮草辎重出发,导致遇到吐蕃军攻击时薛仁贵正在前方作战无法来支援。
结果郭待封兵败逃跑,失去粮草辎重。待封军大败还走,悉弃辎重。薛仁贵攻入乌海后难以再往前进攻。
一方面高原气候已经削弱唐军,另一方面继续前进的话,环境对唐军来说更加恶劣。
冰川雪域行军艰难,薛仁贵不可能在粮草辎重没到的情况下一直打到拉萨,乌海作战来不及回来救援。
论钦陵抓住郭待封犯此错误的机会,派大军击破郭待封部,唐军失去粮草辎重更加剧了高原反应。
薛仁贵只能率军退屯大非川,吐蕃大军来攻,唐军战败。不过鉴于唐军的战斗力,论钦陵与薛仁贵约和。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
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
不久之后公元675年,唐重新控制西域安西四镇,以于阗国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内为十州,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毘沙都督。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和《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均有记载。
到了唐朝武周时期,反复争夺安西四镇,论钦陵要求唐朝武周女帝撤出安西,被武则天拒绝也无可奈何。
巜旧唐书》记载:
论钦陵乃请去安西四镇兵,仍索分十姓之地,则天竟不许之。
七世纪末,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等于冷泉及大岭各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破泥熟俟斤等万余人。
双方反复争夺安西四镇,吐蕃失败。
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论吐浑弥来请和,且请与吐谷浑复修邻好,上不许。
【资治通鉴】记载:大破吐蕃,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
唐朝长期控制西域安西超过120年,唐玄宗时期唐朝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大小勃律。
唐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即将取得了全面胜利,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
在西域战场唐军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领下,也是捷报频传。
唐在河陇战场上已占明显优势,吐蕃赞普向唐玄宗求和。”
天幕不仅介绍了薛仁贵的一生,也顺便透露了大唐未来的一些信息。
而大唐郭孝恪看完天幕内容,怒火攻心。
“哇!”一口鲜血喷出,吓得将军府内的人大喊大叫:
“传大夫,老将军吐血了。”
郭孝恪缓回劲来,说道:“我无事,去将那逆子叫来。”
“喏!”卫兵不敢违令,去叫郭待封。
约半刻钟,郭侍封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走进书房,开口道:“阿爷,我不服,凭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