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留着一条小命干大事呢。
第三部分 第61节:管仲:相国中的极品(5)
可是管仲这样做,必定有人说他不仁。特别是有个召忽跟他相比较,他在人格上简直成了一个小矮人。总之,管仲是很经得住唾沫淹的,游过唾沫就是岸。
第三节冤家结下欢喜缘
当时,管仲一定是把希望寄托在好友鲍叔牙身上了,所以牢狱生活只是暂时的,不过是在他身上挠了一个痒痒。
他心中的小算盘清楚着呢。显而易见,鲍叔牙已经是小白身边的红人了,又是自己的铁哥们,对于自己身陷囹圄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自己迟早要被放出来的。
果不其然,鲍叔牙走大运了,管仲也跟着走运。
齐桓公感念鲍叔牙死心塌地跟随着自己,经历了颠沛流离之苦,而且还屡立战功,实在是功劳无限,便要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是一个大贤人,一为国家社稷考虑,二为朋友前途着想,便对齐桓公说:〃臣下有幸得以侍奉您,您如今成为了大王。地位之尊贵,已经到了极点。臣下已经无法再让您有所进步了。如果您只图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傒确实足够了。但是您应该是要做霸王的啊,在这一方面,我恐怕力不从心。〃齐桓公说:〃不是吧?我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人比你厉害了。〃鲍叔牙谢过皇上器重,但是接着说:〃您忘了一个人吧,管仲他在辅佐国君称霸方面比我有才能。他对国家来说很重要,不可错失啊!〃
齐桓公想起管仲射过自己一箭,任这样一个人在自己身前身后地工作,心里那个火可怎么压下去?不过,鲍叔牙实在值得信任,姑且听他一回。假若管仲没有他所说的那么能干,再把他杀了也不迟。于是,齐桓公假装对鲁君说要召回管仲,把他杀了,报一箭之仇。实际上是想召他回来协助管理齐国。鲁公又给唬住了,把管仲交了出来。
管仲心里明白,所以没有想别的法子逃走,而是一路直奔齐国,心情十分急迫。传说在路上,为了鼓舞那些送他的役夫快点赶路,他还即兴编写了一首歌曲,教大家唱。好音乐可以舒缓疲劳,这个道理众所周知。管仲利用了这一点,达到了目的。那一行人,边走边唱,不知不觉脚上就来劲了。结果,原本两天的路程,他们用一天半走完了。
到了齐国边境堂阜,鲍叔牙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两位好友相见,感觉特别亲切。鲍叔牙先帮管仲去掉了脖子上的枷锁,然后带他去洗澡吃饭。管仲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精神抖擞地去见桓公。桓公赏以厚礼并且任他为大夫,负责主持国家政务。这样的君臣组合,可是又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人人都称赞桓公雅量,而管仲也获得了在他生命中最重要,最绚烂的舞台。
我们知道要想取得成功,人必须有一个理念支撑,才不至于盲目行事。管仲的理念便是:百姓是上帝。他觉得要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必须倚靠群众的力量。万人拾柴火焰高啊!可是群众凭什么给你白白卖命呢,除非你俘获了他们的心。这时候便可以学学当初追求心爱的人的那一些招数:无事献殷勤,投其所好。这年头,人见人爱的东西不多,钱却是一个。那就先帮着百姓富裕起来,他们肯定感恩戴德。这时候再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可是,齐桓公即位的时候,齐国当时几乎是一个烂摊子,问题多得很。就算百姓富足起来了,又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齐桓公不知道如何是好,便去向管仲咨询。管仲说:〃我们虽然不具备数量的优势,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质量啊。如果兵士的战斗力强,士气旺盛的话,一个可以抵好几个呢。我们只要好好训练他们,就能达到这个效果。〃齐桓公又问:〃听起来要花好大一笔钱啊,这军费的开支,我可有些捉襟见肘。〃管仲回答说:〃我们齐国又不是没有资源,还怕富不起来吗?只要我们好好开发,加以利用。比如那些山林、盐地、铁矿、鱼类等等。我们用这些物产与别国交换,那别国的财富就会聚集到我们这里来啊。这些都是姜太公曾经给我们做过示范的。我不过是重修他的事业罢了。〃
听了这番话,齐桓公更有信心了,便问:〃那民足、兵强、国富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争霸天下了呀?〃管仲当时很严肃地回答道:〃No!争霸天下是件大事,怎么可以轻举妄动呢?更何况,我们都还只是嘴皮子上讲讲,还没有付诸行动啊。不如以后再说。〃齐桓公点头首肯,觉得管仲真是可以委任之才,不久便给他升官了,拜为了国相。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第三部分 第6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