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永乐大帝朱棣的一生 > 第53部分

第53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没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网游:一刀劈死神网游:神秘玩家航海玫瑰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强者别人玩游戏,我修仙无职法师海岛求生,从每日情报开始无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务户外见闻录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弹幕提示星启:余生与你的宿命之旅穿越艾泽拉斯,但我是一个石匠日娱之旅途电竞之巅峰荣耀永劫,从坏桃开始的乱杀生涯!网游:我靠游戏币就能变强梦幻西游从五开到武神坛导演海贼的航海王者:从第一下饭主播到全能之神

,〃士卒饥冻,馈运不济,死亡十二三〃,杨荣〃请以供御之余给军,而令军中有余者得相贷,入塞官为倍偿〃 ,才勉强渡过难关。

永乐北征,第一、二两次用兵均达五十万,第四次三十万,其他两次亦在数十万之数。为了供给这样庞大的军队,几乎需要动员全国的力量。以永乐二十二年北征为例,为供军饷,天下府库,搜索殆遍,〃查勘两京及天下库府藏递年出纳之数〃,〃点勘南京并直隶卫府州系食粮递年出纳之数〃,令督山西、山东、河南三布政司,直隶、应天、镇江、庐州、淮安、顺天、保定、顺德、广平、真定、大名、永平、河间十三府,滁、和、徐三州有司造车,丁壮挽运 。共用驴三十四万头,车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辆,挽车民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人,运粮凡三十七万石 。永乐二十一年北征,命河南、山东、山西民丁随军供馈饷,〃郡邑各遣官率之,惮行者往往为规避计〃 。由于道路险远,地冻天寒,不少民夫在运粮中冻伤手足或疾病而死 。

朱棣好大喜功,征安南,下西洋,营建北京宫殿陵墓,再加上一再出塞亲征,国家早已被弄得入不敷出、疲惫不堪了。因此洪熙、宣德以后不断有人对永乐弊政提出批评。范济谒阙上书,希望〃毋以征讨夷狄为意,毋以忿忿不平为念。弃沙漠不毛之地,悯华夏礼义之民。俾妇不霜,老不独,尽力于田蚕,贡赋于上国。边塞无伤痍之苦,闾里绝呻吟之声〃 。朱棣一死,他们把压在心底的话一下抖了出来。

民间对朱棣的黩武,也表现出种种不满。明朝政府是奖励生育的。丁多可以打仗,可以服役,可以供赋。因而明廷对〃一产三男〃之家给予格外优待。但是,永乐时期,由于兵役不止,劳作不休,民间甚至不希望多生男子:〃京师愚民有厌多男子,生则弃之不育者。〃 这是多么悲惨的现象。唐人哀叹:〃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殆与之同心。和御用文人歌颂朱棣武功相反,一些边塞诗反映出民间厌恶战争的情绪:〃曾逐嫖姚出汉关,故乡宁负老来还!到家莫恨无金印,数亩青山梦亦闲。〃〃无家亦归去,胜作异乡尘。〃〃多少还家梦,中原有弟兄。〃

明朝军队总数,洪武时期为一百五十万到一百七十万人,到永乐时期膨胀到三百一十万人之多 。洪武时王淑英上疏,已哀叹兵过多,造成〃赋敛之难平〃,〃储蓄之未丰〃 ,永乐时军费负担可想而知。庞大的军事开支和无止境的挥霍,都来源于军民的血汗。以屯军而论,宣德初年龚翊上言说,〃官军屯田,子粒繁重〃,田土所出〃除工费及本力外,抵官数常恐不足,已周岁月粮,夫复何望?忽遇欠岁,尤更狼狈,是以冻馁交迫。强者取于触法为非,弱者甘为沟瘠以死〃 。以民间而论,永乐二十年八月户部尚书郭资言:〃天下郡县所上永乐十七至十九年实征之数,分豁本色折色……率未完。〃 洪熙元年四川双流知县孔谅言,〃贡赋应纳税粮外,复有买办、采办等事〃,〃致有吏曹交通搅纳,巧立辨验折耗之名,科取数倍,奸弊百端,重为民害〃。 百姓由于军费而造成的沉重负担是极为严重的。因而,朱棣的一再北征如前文所述遭到了众多大臣如方宾、夏原吉的激烈反对。另外,朱棣的频年出师也遭到了邻邦的批评和耻笑。比如,第一次北征的消息传到朝鲜,其君臣有如下这样一段对话:

第112节:天下一统(22)

廷显启于上曰:〃帝欲以二月十五日亲征鞑靼,抄诸路军,诸路城子,男无余丁,老弱妇女亦不得出于城外。禁兵侍卫而立食,外卒牵车而转输。〃

上问:〃达达先来侵欤?帝欲先往征乎?〃

廷显言:〃达达之来侵,臣等未之闻也。但闻沂国公率禁兵见败于贼,故帝欲雪其耻,将往征之。〃

上曰:〃彼来侵我,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我先劳民而往征于穷荒之地,可乎?不胜则为天下笑矣。〃

十、内迁大宁都司……始料未及的遗患

朱棣夺取皇位对明朝政治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同时也给明朝的北部边防留下隐患。为了夺取和巩固皇权,朱棣借助边防力量,使之调头向南,塞王的内迁、北京的经营都是为着巩固统治和对付国内的反对势力。朱棣的地位巩固了,北部边防却空虚了。随着国内秩序的稳定,朱棣把重点转移到控制四夷的宏伟事业上来,为的是做一个超迈千古的盖世雄王。然而,他的蒙古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北部边防困扰了明朝近两百年。

明朝弘治年间的兵部尚书马文升说:

太祖高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前世今生之复仇[综]百次人生炮灰女配在年代文里招赘婿欢颜知音契约闪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