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页)
摸出一锭十两的银子放在托盘上,笑着说:“这道菜真精采,该赏。”
“谢谢刘公子。”那婢女一看到那锭十两的银子,眼睛都放光了,平常的客人,赏个二三两,那己经很不错了,没想到刘远一出手就是十两,简直就是喜出望外,连忙感谢道,要知道,这定银子,也是有自己的一份的。
一时间,在场的人,特别是下人,一个个都把目光放在荥阳郑氏的郑玉成少爷身上,刘远是一个普通的士子,也赏了十两银子,那位郑少爷,贵为名门子弟,总不能小气吧,站在郑玉成面前的那个婢女,也一脸期待地看着眼前的名门少爷。
一看到刘远那锭重达十两的银锭,郑玉成面色变了变,再看到眼前那个婢女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随手往腰间一摸,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摸,脸色一下子变了:空空如也,这才想起,吃饭前刘远豪赌,输光了最后一块碎银,还欠了二万多两的债务。。。。。。。
众人看到,荥阳郑家的少爷在身上左摸右摸,好像找什么值钱的东西一般,还以郑少爷要打赏什么重宝呢,没想到,这郑少爷在身上摸索了好一会,连那等赏的侍女也也目光也越为炙热,把手里的托盘递得更近一些,拿得更稳妥一此。
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当”的三声,这位出身名门世家的少爷,竟然在那托盘里扔了三个铜板。。。。。。。。。。(未完待续。)
191 未卜先知
什么?
堂堂荥阳郑家的少爷,那赏钱才给三个大钱?
那侍女犹豫了一下,确信眼前这位郑少爷不是跟自己开玩笑,不过崔府教导有方,没有丝毫不满的表示,反而甜甜一笑,道了一声“谢郑少爷的打赏”,然后退了下去。
侍女做得很好的了,没给郑少爷一点尴尬,可是郑玉成郁闷得想要吐血,自己堂堂荥阳郑氏,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寒碜的了,身上就这点钱,还想着干脆不给,不过刘远给了,自己不好不给吧,再说也在自己身上摸索半天了,也不知为什么,鬼使神差的,就把那三个大钱放到那托盘里去了。
那侍女礼貌的一笑,在他眼中,好像是嘲笑一般,让他心里憋闷极了,可是实在没办法,全身都摸遍了,只找出三个铜板,连一块值钱的戴件也没有,全输给刚才那位,一出手就赏了十两银子的大豪客刘远了。
要是传出去,还不是让人笑得抬不起头吗?
郑玉成臊得脸都红了,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他何尝不知大家看他的目光都有点异样啊,可是,自己冤得都想哭了:自己己经把全副身家都赏出去了,可是,堂堂荥阳郑氏的少爷没钱,说出去谁信啊?
老太太的脸色有点不太好,老实说,这“尝头盘”其实就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意思一下,通常也就赏一二两,能吃得起浑羊殁忽的,谁也不会在意那一点点钱,可这郑玉成给个三文钱算什么意思?这是施舍给街边要饭的?自己崔府的下人,还差这三文钱吃饭?
打狗要看主人,打赏下人的。就不用顾一下主人的脸面?
崔敬的心里也不爽,心里有点看不起郑玉成了,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这位郑玉成的“名气”,也略有所闻,也就是这样,去年才婉拒了他的求亲,自己刚刚拒绝他,没想到。他马上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这气量,也太小了吧。
“好吃就多吃一点,娘,你也好好尝尝。”这时又有侍女把美味的浑羊殁忽端了上来。崔敬笑着把话题岔开。
“好,好。”崔老太太只挟了一块肉。就示意婢女把剩下的拿给崔敬:“老了。牙没了,也咬不动了,尝尝那滋味就好,你也别只顾着吃,也让人给孩子送些去。”
都说是隔代亲,老太太对那些孙儿孙女的。还是很疼爱的,当然,这疼爱也分个三六九等。
崔敬哪敢不听,连忙安排。幸好这羊不算小,羊腹内能置三个只肥鹅,人虽说不少,但三只肥鹅也够每人都能尝一下味道。
“崔叔叔,听你在汾州主持修理河道,不知工程进展如何?”不久,郑玉成又主动挑起了话题。
“是啊。”崔敬有点无奈地说:“去年黄河缺堤,淹死人畜无数,皇上还有几位大臣痛下决心,今年大修河道,造福百姓,我作为工部尚书,理应在在引监督,不过也好,离老家不远,有空闲之时,也可以回来侍奉一下母亲大人。”
黄河,华夏的母亲,孕育着华夏文明,但是这位“母亲”也会有发怒的时候,一旦缺堤,那就是生灵涂炭,历朝历代绕不开这个难道,修堤护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