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这样一来,陈玉莲肩上的担子也就更加重了。
虽然,随着夏收夏种的过去,炎热的酷暑也随之而去,但秋老虎的余威还着实威猛。坐在屋里,开着电扇,还是觉得闷热异常。
大队部里,这时候正是灯火通明,全体支部委员们都坐在这里。
“兴祥,你的这篇报道的效果还真是好大的。就连外县的大队也都纷纷赶来购买你们的土农药了。”林卫国看着钱兴祥笑着说道。
“销路畅通就好,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用担心积压了。”区委干部钱东海笑着说道。
“好了,现在我们就开始谈正题吧。”钱兴祥的父亲大队党支部书记钱东照吸了一口烟说道:“我们大队的磷肥厂办起来后,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效果显著,农科组试制的土农药最近也打开了销路,而且也很不错。
前面办了一个农机修理厂,到现在为止虽然效果还不明显,但既然已经办起来了,总得要等等看看再说了,不能因为一时间效果不好就马上关闭。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最近区委又指示我们,为了增加大队的集体经济收入,提高社员们的生活水平,能不能开办一个纺织厂?”
他说着,把手里的烟蒂掐灭在桌上的烟灰缸里。然后静静地等着大家的发言。
“我说,纺织厂这可是一个比农机修理厂要好得多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要穿衣,要穿衣就的有布。这个纺织厂一定能办得越来越好。”又是林卫国打头炮。
钱兴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个林卫国,觉得他很有点儿不平常,但到底是怎么不平常?那里不平常?他一时间倒是还说不清楚。
只是在自己的心里开始对他这个人暗暗的有了这样的一种警觉。他觉得自己对这个人还是应该引起注意了。
在场的人也都纷纷说开办纺织厂这是一个好注意,应该尽快地把这个纺织厂办起来。
接下来就讨论决定了纺织厂的人事安排。决定有林卫国担任纺织厂的副厂长,钱兴祥担任纺织厂的正厂长。
于是乎,开办纺织厂的事情就这样一锤定音的敲定了下来。
转眼之间,有到了炎热,紧张繁忙的夏收夏种的季节。
夜里,9点多钟的时候,钱兴祥刚来到大队部里,他的爸爸钱东照看着自己的儿子钱兴祥说道:“阿祥,县里来通知,说要在先知青农场举办一个全县所有农科组的培训班。
我们大队经过研究决定,让你前去参加。明天上午,吃过早饭,你就出发吧。”
“好啊。爸爸。”钱兴祥看着自己的父亲笑着说道。
这时,坐在一起的几个大队部的一般干部都看着他微笑着。大家闲聊了一会,由于一天劳动下来,都感到劳累了,也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钱兴祥就拿着他妈妈早已经给他准备好的行李:一个网篮,(这个网篮也是陈玉莲给钱兴祥在都高中的时候编结的,也是那时候,比较时新的一种工具。这个网篮是有陈玉莲编结的,这里面的含义当然也就更不同于一般了。)
网篮里面是一个脸盆,脸盆里盛放着牙膏牙刷,毛巾等一应的日常用品。一个草绿色的军用挎包,里面是几件替换的衣裳和《毛*东选集》,日记本,钢笔等日常用品。
早上,钱兴祥刚走出自己的家门,陈玉莲就来到而来他的面前,他看着钱兴祥的妈妈红着脸微笑着叫道:“伯母早。”
“阿莲,你怎么早也起来了?”钱兴祥的妈妈看着陈玉莲有点心疼的问道。
“不早了。大队里马上就要出工了。”陈玉莲微笑着说道。
“妈。我们走了。”钱兴祥看了陈玉莲一眼,就向自己的母亲告辞着说道。
“路上小心点。”钱兴祥的妈妈关照着说道。
钱兴祥虽说已经是二十二岁的人了,但还没有去过县城意外的地方。因此,这一次他一个人去县城以外的地方,作为大人的钱兴祥的妈妈当然是有点儿不放心了。
这时,她看着陈玉莲和自己的儿子并肩走在去大队磷肥厂的路上,心里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觉得又不是很远的地方,也就渐渐地放下来心来。
占了一会儿,她就会神走进了屋里,
“祥,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小心点。”陈玉莲边走边看着钱兴祥说道。
“我知道,莲,你也是啊。”钱兴祥也关心地说道。
“嗯,我知道。”陈玉莲轻轻地点着头轻轻地说道。
这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