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视打开求个热闹。有人赢了钱,看一眼电视,哈哈大笑:“不是说本山大叔在国外被人骂成低俗吗?”输了钱的就会骂骂咧咧的:“妈的,央视春晚的那帮导演不是比他更低俗嘛!”春晚可以不看,但麻将还得打下去,新的一年就是在麻将声中迎来的。久而久之,麻将就在亲朋相聚、邻里串门、同事聊天的时候变得必不可少了。我曾经经过一场绝妙的大翻盘。到了午夜十二点,三个男人把一个女人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是现场求援,恐怕她就无颜见江东父老了,我就心满意足的睡觉去了,一梦醒来上厕所,牌桌上鸦雀无声,只有那个女人满面春风,面前放了厚厚的一堆钞票,不仅将自己先前输掉的钱赢了回来,而且几乎把三个男人的钱全部赢来了。数目很大,恕不奉告。但有一点可以证明,麻将这种娱乐,不到最后推牌散场,都不能分出胜负,也就是一句很通俗的名言: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牌品就是人品,从一个人打麻将的姿态和表情就可以知道此人的品行。有些人摸到一张牌就把牌紧紧捏在手心里,松开一道缝,只让自己看见,这样的人不叫小气叫阴险,得提防一点;有些人根本不管其他人出什么牌,只管自己做牌,什么“清一色”、“七对”和“自摸”往往出自他们之手,这是稳重之人,值得相信;有些人又是“吃牌”、又是“杠上开花”、又是“靠一张”,忙得不可开交,却很少胡牌,到底是有些心烦气躁;有些人把其中一些麻将扑倒,摸到一张牌,再一张张的翻着看自己那些扑倒的牌,这样的人过于小心眼;有些人习惯性地把一张麻将在自己手里倒过来倒过去,折腾了半天,“放铳”和“点炮”的几率依然很大,这样的人过于犹豫;有些人喜欢口中念念有词,喜欢把自己出过的牌摆在一起,后悔得要命,这样的人不堪大用;有些人摸牌来去如风,摸到手后也不用看,指尖一按就可以决定去留,出牌干脆利落,输赢全在一念之间,这样的人性格豪爽,君子也,如果不能赢钱,那就是今天火不好,明天一定旗开得胜!
总而言之,麻将首先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件宝贝,是国粹!然后是一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再就是可以看出道德和人品的区分。限于篇幅的缘故,不能一一道来,那中间还有天地人和、哲学政治、雅俗共赏,等等,只好留待以后慢慢道来。如果你正好碰巧在看这篇短文,那能问你一声吗?
“朋友,会打麻将吗?救牌如救火,我们三缺一!”
给点阳光就灿烂
给点阳光就灿烂
我是个股民,而且是个老股民。屈指算来,也有十多年的股龄了,记得刚开始投身股海的时候,那种狂热、认真和执着至今想来还是很令人怀念的。那时候,每天四个小时端端正正地坐在云集路建行营业部(那时还没有改为国泰君安证券)大厅的长条凳上,或是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争论国事、关注经济,或是跳将起来、满怀信心的填上一张委托单递给柜台里的小姐买卖股票,希望自己能够慧眼识珠、而且胃口很大,一抛千金连眼睛都不眨(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自助委托系统,更谈不上网上交易了);那时候,曾经订过《中国证券报》、买过《证券周刊》、听过电台的股市播报、还写过好几本厚厚的炒股心得。前不久在翻箱倒柜的时候,还津津有味的重温了当时的情景,不过已经没有当时的激情,也没有了当时的认真了,只是自嘲的笑笑,咕噜一句:“逝者如斯夫,不知昼夜。”也就把那些笔记本扔到废旧收购站去了。
我从来都是个纯技术派,永远记得一个赫赫有名的股市大师说过:“股市就是江湖,出来闯荡,手上连根烧火棍也没有,岂不是自取灭亡?”(大意如此),我不懂经济分析,也不懂政治风云,更不懂波浪理论,想都没想过幕后交易,但我相信最基本的MACD、KDJ、RSI和MA。还是一位华尔街的股神说过:“绝大多数技术指标都是从这几个指标中间衍生出来的。”(原话如此),所以我对技术指标的提示从来深信不疑,可以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决胜把握,错误的只不过就是由于自己贪得无厌,或者是鬼迷心窍,听信了一些注册大师的鼓吹。但在极端的行情中,技术指标却也会出错。拿近一点的例子作证,2007年4月,各种指标开始在提示顶点即将到来,到了5月底就岌岌可危了,但基金主力却一鼓作气,将股指推到6000点以上,在那段时间里,所有的指标全在高位钝化,这样的情况就不能是技术所能提示的了;而这一轮的暴跌,则是顺势而为,只不过调整的幅度过于太大,下跌的速度过于太快,有些叫人叹为观止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