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官员们共同杀死了大宛王毋寡。
大宛的使者提着大宛王毋寡的人头去求见贰师将军。他对贰师将军说:“如果将军下令汉军停止进攻,我们将献出所有的汗血马,任凭你们挑选,并且供给你们粮食。如果将军拒绝停止进攻,我们就把所有的汗血马全部杀光,继续和你们死战到底。而且我们已经派人去康居国求救兵去了。到时候,我们大宛兵在城内,康居的救兵在城外,内外夹击汉军。届时你们将陷于两面夹攻的窘境,请将军仔细考虑和抉择。”
其实这时候,康居国侦探窥伺汉兵,觉得汉朝兵多将广,攻击性强,所以不敢出兵。但贰师将军李广利觉得大宛使者提出的条件已经可以了,就找来赵始成和李哆到营中商量应对的策略。
贰师将军李广利说:“听说贵山城内最近俘虏了一些汉朝人,其中有些会穿井汲水,而且大宛人在贵山城中准备了大量的粮食,所以我觉得应该速战速决。”
李广利又给手下谈了大宛人提出的条件,他随后补充说:“我们这一次出兵,主要就是诛灭罪魁祸首大宛王毋寡。现在毋寡的人头已在我们手里,如果还不允许解开兵围,对方必然拼命死守。一旦汉军久攻疲惫,康居国的援军必然出动,到时候汉军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赵始成和李哆等人都同意贰师将军的想法,他们决定下来,答应了大宛的要求,停止了对贵山中城的围攻。
大宛人松了一口气,马上给汉军提供粮草补充。并放出他们隐藏起来的好马,让汉军自行挑选。李广利令随军的两位相马专家负责这项工作,他们挑出了上等好马几十匹,中等以下公马、母马一共三千多匹。
贰师将军还指定一位当初对汉朝使节较为亲善,名叫昧蔡的贵族,继任为大宛国国王。汉宛两国订立盟约之后,贰师将军下令撤兵。汉军信守诺言没有进入贵山中城,就结束这场战争班师回国了。
当初,贰师将军从敦煌西进时,认为人马众多,堆在一起,沿路各国无法供给粮食。他就把部下分成几支部队,从南北两路分头并进。
校尉王申生率领千余人监视郁成城,他的部队离贰师将军的大部队约有两百里,所以王申生依仗大军轻视对方,责令郁成王把粮食交出来。
郁成王窥视到王申生的队伍弱小,就在一个清晨,派三千人猛冲出城,把汉军从美梦中惊醒,大宛人血洗了汉军营寨,斩杀了王申生等人,只有几个人侥幸脱逃,飞奔到贰师将军那里报告。
贰师将军李广利闻讯大怒,他马上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领上人马去攻打郁成城。大兵压境,郁成王抵挡不住,逃到康居国避难。
上官桀没有轻易罢休,他领兵尾追到康居国。康居国看到大宛国惨败的下场,不愿与汉军作对,就把郁成王交出来,送到上官桀营中。郁成王大骂康居王出卖朋友不仁不义。
上官桀命令四位骑兵把郁成王押送到主将李广利营中去。这四位骑兵领命上路。途中,四人互相议论说:“郁成王是汉朝所痛恨的家伙,如果这样活着押送的话,恐怕要是有什么意外,我们的性命也完了。”这四人害怕途中有人劫囚,就想杀了郁成王,可是没有人敢先动手。上邦籍的骑士赵弟年纪最小,他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敢作敢为,拔出剑来,白光一闪,郁成王人头落地。赵弟装了郁成王的人头,四人一起护送到贰师将军李广利营中。
贰师将军李广利(4)
当初,贰师将军第二次西征时,汉武帝特地派遣使者通告乌孙国,要求它出兵与汉军配合进攻大宛。乌孙派出了两千名骑兵前往,但一直徘徊观望,并不敢上前。等到汉朝大军回程时各国听说比他们强大的大宛国被击败投降,大为震惊。各小国国王纷纷打发自己的子弟随从汉军去向汉武帝纳献贡物,谒见汉武帝,并且让他们自动留下来充当人质。
西征军进入玉门关之后,李广利清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下一万多人和一千多匹军马。贰师将军这后一次进军,军队并非缺乏食用,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牺牲的也不能算多。而将军们贪心不足,对士兵们毫不体恤,像对待牲畜一样任意驱使,克扣军饷,侵夺暴虐,因此死在将领们手中的士兵很多。汉武帝却认为打了胜仗就行,行军万里之外,这些小的过失就不追究了。万千士兵的生命,成了西域路上的幽魂。
汉武帝打败了大宛,夺来了汗血马,又有万国来朝,心中大喜过望。他又例行大封有功之臣。
汉武帝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亲手斩杀郁成王的骑兵赵弟为新峙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