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第3/4 页)
珊珊和宁静离开之后,就仔细检查了一下这块和氏璧,上面的谒语他和宁文泉稍微琢磨了一下就明白过来。
“百家姓中第一姓”这是赵。
“龙图阁内一瓢清”。龙图阁相当于现在的主席办公室,一瓢清,宁文泉的文泉两字也可对应这三个字。
更可怕的是“定鼎天下谁何在,当属官家第一人。”这一句。
和氏璧真正历史上记载消失的大致消失时间是唐末。传说唐末帝李珂“抱玺”自残。之后这块传承千年的“传国玉玺”就不见了。唐之后,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华夏土地上狼烟四起,各路诸侯四处征战不休,有时候一个月就能有几十个皇帝登基。你方唱罢我登场,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而宋朝时候,民间称呼皇帝时就称“官家”。传说是宋朝太祖赵匡胤并非真龙天子,所以自宋开始“传国玉玺”就没有再出现。而这句谒语就是说得到这块传国玉玺的人就是当今天下的统治了。
赵菁华和宁文泉自然是不会信这句胡说八道的话的。但在这个时候赵菁华和宁文泉已经开始形成政治同盟准备争夺主席位置了。此时出现传国玉玺显然对他们是不利的。所以赵菁华和宁文泉很有默契的打算把和氏璧藏起来。于是就让珊珊的父母把和氏璧抱走。结果这个叫中行岳的年轻人跟疯了一样突然暴起抢夺。最后竟然失手将珊珊的父母给。。。。。。
而这个叫中行岳的人就是严楠。中行是严楠母亲的姓氏。当时严楠的父亲严复忠是江西省的文职军人。级别很高。可是却没有机会晋升。在家族中的实力也一般。而在这时他却意外得到了和氏璧,差点因这个而被灭了全家。只有他和严楠逃了出来。结果阴差阳错下通过这个搭上了赵家。后来因为严家的力捧,和赵菁华的隐忍提拔,严复忠的位置开始稳固,并逐步爬升。终于当上了国防部长。可因为自己的儿子曾经错手杀了赵菁华的儿子和儿媳,所以严复忠一种都很提防赵菁华。。。。。。
赵菁华终于把事情讲述完。珊珊也原谅了自己的爷爷。可和氏璧依旧是一个棘手的东西。一直由赵菁华和宁文泉联合保管。不敢丝毫透露消息。不过大秦崛起之后,宁文泉想到了用和氏璧来分裂大秦的想法。毕竟大秦也是中华的潜在对手。这个想法无意中让宁静知道了。于是宁静就告诉了珊珊。于是有了她们前往腾水的事。
可打从一开始赵菁华就不怎么同意珊珊去做这个。虽然凭着珊珊的身份不会有什么生命威胁。但这种事还是让国安局去做会比较好。但珊珊觉得这些年自己欠爷爷许多。再加上她听多了“大秦威胁论”,所以想帮自己爷爷做点什么。
这些终究是阴谋小计。不是什么大道。自古成大事者,实力为上。只有切实的实力才是取胜的王道。阴谋只能作为辅助。却永不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乃至古今豪杰,哪个不是凭借着自己地强横实力,强迫对手低头。照自己的规矩行事?
以阴谋成大事者,古来无有。一切阴谋阳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会不堪一击。阴谋只能辅助实力,却取代不了实力。
这个道理在珊珊去腾水前赵菁华就告诉过她。只是她那时候听不进去。
如今,她终于明白了赵菁华所说的实力和阴谋的区别。
她是有阴谋可用。但秦旭拥有强大实力。他只是下达了一个圣旨,她的阴谋就要宣布破产。一个“六虎符印”就取代了和氏璧的作用。秦旭一直没有专用的帝王印章,就是想给和氏璧留个位置。但被珊珊一逼,秦旭就果断放弃了和氏璧的用处。
如今就算珊珊再按照计划行事,所能掀起的,也不过是一股考古狂潮而已。和氏璧对大秦所能产生的影响将会小很多。而且,通过这几天在咸阳的所见所闻,她现秦旭在秦人眼里的地位已经远远高出了一块“传国玉玺”。只要秦旭在,他就是一块活的“传国玉玺”!
“唉,静,明儿咱们一起去把和氏璧献给大秦吧!”珊珊喃喃地道。
“啊?”宁静吃了一惊,“怎么突然这么想了?”
珊珊颓丧地道:“没用的。对于秦人来说,秦旭活着,他就是一块活的和氏璧。既然这样,还不如交出和氏璧,让他不要对中华存有戒心更好!”
宁静咬着薄薄的嘴唇,嗫嚅着道:“那,那我们明天去神农居吗?”
“不!”珊珊的双眸突然散出一股难以掩饰的英气,“我们去咸阳宫求见太上皇和太皇太后。把和氏璧交给他们!”
“啊?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