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你爸把你当解放军还不好?我们都喜欢当解放军。”王小明道。在此时绝大部分地男孩子心目中最想做地就是当解放军。其次是警察。当然。这不包括王小明。他现在地目标只有一个。赚钱。赚钱。还是赚钱。
在前世地时候王小明经常是身无分文。每个月交了房租、水电和必要地生活费之后就没有什么作钱了。如果有朋友或是同学有聚餐。那王小明是绝对不会敢答应地。而就算是朋友同学结婚。他也是能不去就不去。所以现在他觉得。自己不管赚多少钱都不觉得够。
今天王之重来找王坤是为了商议村里最近将要办地两件大事。修路和办厂。由于铸管厂这几年地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需要上千吨甚至是数千吨地生铁。这几年铸管厂地生意很好。但是利润也除了下来。现在每吨铸管已经由三年前地一千元降到了二百元元不到。要知道为了赢得客户。王家村铸管厂尽量争取质量优异而价格便宜。
所以为了更加地降低成本同时也不让别人再在生铁上卡自己地脖子。王家村决定自己办一个炼铁厂。要知道王家村铸管厂曾经就有过停产半个月地情况。原因就是竟然没有铁。在现在也许这只能是一个笑话。哪有用钱也不买不到铁地?可在当年。却确实如此。在内地很多大型企业还牌计划经济。像王家村这样地小型集体企业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保证随时都能从钢铁厂提到铁。所以目前铸管厂地有效办法就只有一个。尽量地多存货。把每一分可以动用地资金都用来存货。
而现在。王家村决定彻底解决这种对自己不利地局面。要知道能让王家村买到地生铁一般价格都不便宜。而在铁地价格便宜或是铁很紧张地时候。王家村铸管厂一般就拿不到货了。所以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也为了降低成本。炼铁厂势在必行。
可是修路也很重要。这是关系到全村人渴望已久地大事。虽然王家村现在有一条马路。但是那条马路在村后山地山脊上。那里直通铸管厂。可是却没有一户村民住在那条路地边上。而让公路从自己家门前过。这是王家村很多村民地愿望。要知道现在村里不管买什么东西。在最后都必须要用肩挑回来。就算是离公路最近地人家也有几百米远。
所以是先修路还是先办厂成了王坤和王之重的两难选择,炼铁厂的厂址两人已经确定了下来,离铸管厂一千米,在王家村的后山腰上,那里有现成的公路可以借用,所以炼铁厂也是可以马上上马。
“王老师,你说能不能边修路边办厂?”王之重再次提出这个问题。
“不行啊,你想,村里的钱不足以来修好这条路,那修路就必须还要集资,而办炼铁厂,这次也准备按全村所有的人头来均分股份,那也得出钱,我想大部分的村民出了修路的集资款就没办法再来买炼铁厂的股份了。”王坤摇了摇头道。
铸管厂这几年每年的分红都让那些当然没有入股的村民眼红不已,而没有入股的村民,一部分在王坤的铝制品厂和铝制品店做工,而另一部分则在其他人办的铝制品厂做工,现在王家村的家庭铝制品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一部分人是铸管厂原来的工人,他们熟悉模具,熟练金属的冶炼。
虽然这些人办的铝制品厂一般都不会请外人,最多也就是自家的几个亲戚,但是他们铸管厂出来之后空出来的职位却可以解决其他村民的工作问题。
“那看来只好先办炼铁厂了。”王之重道。
“是啊,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我们再多找点村民交换一下意见,过几天就把这事给确定下来。”王坤道,他也需要找一位“村民”来商量一下,让他给点意见。
(。。)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开学
更新时间:2009…5…28 18:19:45 本章字数:2276
王小明这两年基本上没再干涉父亲的决策,他如果愿意向自己咨询,自己就给他提点建议,但是如果王坤不问自己,王小明也不再主动去干涉他。从王来东的事件之后,王小明知道父亲的性格已经变得成熟,他一心为公,家里又不缺钱,所以王小明知道,老爸一定会把王家村带向一个辉煌。
“我觉得先办厂后修路,而且炼铁厂不宜建在半山腰,最后是建在山脚,哪怕是多费点钱用推土机把山腰给推平。”王小明先前也听说村里准备修路,也准备再办一个炼铁厂,但是只要老爸不主动来问自己,那王小明是不会主动再去帮父亲的。
毕竟这几年王小明一直在关注老爸,发现他搞内斗不行,但是做行政管理绝对是一把好手。最重要的一点是老爸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