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页)
这郭玉既然叫得符君烈前来,想必与他也是旧识一场。仁安帝年纪小,未能看得出来。心细的风云灏却看出来了,于是他问:“君烨如何看待此事?”
符君烈如何看不出风云灏明摆着看戏之心,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哦,郭玉你凭什么来与我们谈这些?”
“君贤明编十万大军兵符以及他暗下训练的八千死士调令都在郭玉手上,左相等一干大臣谋反的名册证据也在郭玉掌握之中。”郭玉说。
“那依你之意,今日如果我们不答应你的条件,你就联同他们逼宫?”符君烈问。
“郭玉不敢,只是依君贤先前与左相等人谋划好的,让君贤拖住你们然后左相去调兵。如今兵符与调令都在郭玉手上,郭玉怕耽搁久了功夫,左相等人必有所觉。既然打草惊蛇,君上若要铲除这帮逆贼则不大容易了。”
符君烈看着眼前这个看青涩退去,已然不是当年的小倌的郭玉一时之间有点唏嘘。当初就看出这孩子与一般的小倌有所不同,才收留他在“南风楼”。他知道这孩子总会有所作为,却不想这翻作为却是为了一个男人!
“可惜了。”符君烈说。
郭玉转跪过来,向符君烈重重了叩头说:“郭玉有负于爷这些年来的栽培,爷就当养了条白眼狼吧。”
符君烈把眼一闭,脸中映出的是另一张脸。半晌才道:“好一个白眼狼!本侯问你,傻子他为何与你们为伍的?”
郭玉愣了愣,才直到反应过来符君烈口中的“傻子”就是半路时,才说:“当初郭玉见他在爷心中地位不低,因此拿着刀子去逼他与郭玉合作。后来发现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他那时涉世未深为人单纯却不傻,他很快就知道他的身世。因此,就为郭玉与君贤付出众多。”
再说半路看着假扮成二王子的郭玉离开王子府后,纵身消失在王子府。中途他回阎王宫在帝都的分部,召集护法等首领重布了计划。等他潜到宫里之时,看到不少官员往一处宫殿赶去。
“哎,不是退朝了么?怎么又把我们召回啊?”有官员抱怨。
“你问我,我问谁啊?大概是仁安帝又想出什么新花招,让我们大家陪着他玩吧!”有官员回道。
半路随着他们走到一处上面书着“凌炎殿”的宫殿,官员们都纷纷入殿。半路找到早已隐藏起来的部下,细问之下得知郭玉一切安好,才松了口气。
不时凌炎殿内便起了喧哗,不久穿着黄色侍卫服的众侍卫押着一连串被摘了官帽扒了官服的官员出来。被押在最前一个年过六旬的老者,虽然一身狼狈却中气十足地拧头向殿里大骂:“杀千刀的符君贤走狗,老夫咒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当日,传来二王子欲改过自新于御书房内承认曾动过谋反之心,并上递名册揭发左相一干官员谋反之事。仁安帝念二王子未诸成大祸,且揭发有功。便定二王子死罪可恕活罪难逃,贬为平民永世不得踏入宫门半步。
☆、第三十五章:尘埃落定
烈炎城门外,一身白衣的郭玉背着包袱牵着马匹安静地等着人。
不多时一个同穿白色锦衣的少年由城中飞奔而来,到了城门口给守城的侍卫上交了出城令才向这边走过来。
“对不住,小玉,让你久等了。”少年说。
郭玉把马拴在路边的一棵小树上,笑笑说:“没什么,能等大名鼎鼎的宫主也是小玉的福份呐。”
少年愣了愣,然后嗔怪道:“连你也要取笑我么?”
“哪敢啊,我武不行哪敢招惹杀人不眨眼的阎王宫啊!”郭玉说。
少年神色暗淡了下去,闷闷地说:“你们都是这么想阎王宫的么?为钱杀人那都是以前的阎王宫,现在的阎王宫不再是了。”
“哎呀,你这孩子!就看不出我是与你说笑的么?现在谁人不知哪家不晓阎王宫专杀负情负意之人?不过啊,小半你听我说这阎王宫它终究是有它的过去,人们对于这一点总有提防。如今事情已尘埃落定,没人再敢轻易请杀人来伤害侯爷。要不,你就把阎王宫散了吧。”郭玉劝道。
半路绞了绞衣角,半晌抬起头说:“这件事我叫了寂照大哥去处理了,但是他说要在这上面得多花点功夫,因为杀手们一时半会很难适应由杀手转为良民。”
郭玉想想这也在理,于是不再在这事情上纠结,问:“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半路咬了咬嘴唇,摇头一脸的惘然:“我……我不知道。”
唉,这孩子明明能带领一帮杀手破坏那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