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所以留着不杀。扫除后顾之忧后,项羽放心前行。当他来到函谷关时,发现函谷关已经被关闭,派人来守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的老搭档刘邦叔叔。
顺便交代一下刘邦为什么闭关。当时刘邦还军霸上时,有人就向刘邦出了一个馊主意:沛公您好不容易攻下关中,可是听说项羽已封章邯为雍王,如果章邯随项羽到来的话,关中肯定没有您的份了。所以只有派人守住函谷关,阻止诸侯军入关,这样就没人能与你抢关中这块肥肉了。
这个建议从理论上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从现实上来讲是不通的。因为刘邦碰到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史上最牛逼大英雄项羽。项羽就像一个拼命敢打的拳击手,你越是向他逞强,就越会刺激他,他如果不把你打得一塌糊涂那是绝不罢手的。
项羽封章邯为雍王,估计那是章邯投降的条件之一。章邯也是在道上混出来的,如果没有半点好处,他能乖乖地让二十余万军队全做俘虏?既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已是既成事实,那么有话好好说,把楚怀王的诺言及所谓的道德信义都拿出来讨价还价,谈不妥了再打也不迟。可你刘邦现在也不向诸侯通报一声,悄悄地搞暗动作闭关自守,怎么不让项羽生气呢?
项羽如果真的生气了,后果那是相当的严重。好呀你个刘叔叔,你既然早定关中,就算没空给我打电话,至少也应该买只鸽子给我发个短信呀,你现在一个人躲在关中闷气不哼声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你要一人独吞了关中不行?你这摆明了不是要跟诸侯军做对嘛,既然你不认我项羽为兄弟,那只有开打定输赢了,我倒要看是你守关的强,还是我攻关的硬。
愤怒的项羽立即派英布去攻打函谷关。又是这个英布,真怀疑英布这个刺面先生脸上两的是这样的四个字:救火队长。有困难,找英布;有火灾,找英布。这已成楚军中不成文的惯例。断王离粮道的是他,杀秦兵二十万俘虏的是他,攻打函谷关的也是他。
楚军只要英布出阵,没有打不赢的战争。函谷关下,英布陈兵列阵,开打。世界没人攻不进的险关,只是你还没等到那个真正的敌人出现。传说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就被英布撞了开去。
项羽破关而入,马上屯兵戏水。几多风雨风多愁,送走旧人又来新。戏水,曾经是章邯率军倾城而出攻破周章二十万大军的地方。项羽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个人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跟他做买卖,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参谋官,左司马曹无伤。
项羽没有玩弄无间道,曹无伤这是实实在在的告密。告密者,间谍也。美国大片看得多了,间谍无非两种:一种是吃里扒外,曹无伤纯属此类;另一种是里外通扒通吃,此类间谍我们又称其为双面间谍。曹无伤是刘邦身边的参谋官,不亚于今天的克勃格和中情局官员,这么一个人告密那价值实在太大了。
曹无伤派人来这样对项羽说道:“沛公想在关中称王,封赢婴为国相,然后想独吞咸阳的所有珠宝。”
当时项羽和范增都在场,他们听了这话分为前后两段来理解,第一,沛公想当秦王,想提拔自己的人。第二,他不想与项羽等人分脏。从公德公利的角度来说,第一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楚怀王就曾许诺谁进关中谁先当关中王。但是第二种是不可理喻的。妈的,秦朝是大家一起灭的,兄弟在外拼死拼活,你刘三凭什么一个人把天下之美人珠宝独吞掉?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这些诸侯不是白活了,那不是成了你刘三这个无赖的嫁衣裳了?
项羽和范增不由怒了,你赔你赚,谁愿意干这样的买卖?函谷关一事已受气了,没想到又来一事。打,不分脏就该打,打得你连秦王都当不了。不过在论打之前,还要试问曹无伤,你此举目的何在呀?曹无伤也是一个不含糊的人,他无非是想弃弱投强,希望您项大将军能封他一个王。一条情报就想封一个王,真亏曹无伤想得出来。你想封王就等等吧,等我收拾了刘邦再另作商量。
范增为了激发项羽一鼓作气灭掉刘邦的决心,他这样对项羽说道:“刘邦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烂酒好色贪财之徒,但是自从他进入关中后,听说他变得不贪财也不好色了。狗是改不了吃屎的,他这分明是政治作秀,志向可不小啊。我曾请人观看天象,发现只要有刘邦出现的地方,其上空都呈现出天子才具有的五彩斑斓的龙虎之气,你应该赶快速速出击,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了。”
范增这话有根有据,并非妄言。像后面这段关于天子气之言,估计是编造或者是巧合之作。如果是编造的话,那范增肯定是盗用了吕雉的版本了。然而不管如何,刘邦是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