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两侧璀璨的灯光,正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眼神。
是的,对南京这座灯火交替的城市来说,火光湮灭的时刻,就是灯光耀眼的时候。(编导:赵恒刚/摄影:何威 朱奕 陈林聪)
第二十六集 江村变迁(1)
从高处看武家嘴村,见不到多少村民,也看不出这个户均资产达到600万元的村落到底有多么富裕,因为村民的财富,都集中在他们的船上,而他们的船,都在长江里。
2005年,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普通乡村。
在村里的生态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生物课,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梅花鹿”,十几头梅花鹿是蒋巷村特意从东北引进的。
生态园占地500多亩,除了梅花鹿,其他在这里养殖的鸡、羊、猪等各种家禽,其实过去都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如今,村里的孩子只有在这样的生态园里才能认识它们了。
这里就是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北部,只有700多人口的一个乡村——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
通常,孩子们会到村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家吃午饭。在这个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们如果愿意,可以住进村里免费提供的老年公寓。每个月,他们都能领到近500元的养老金。
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村里的钢厂工作,这座钢厂的年产值有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长江上游地区一些县的全年生产总值。
全村的1400亩粮田,承包给7个种粮大户种植,机械化的耕作使这片田地上的春种秋收变得十分轻松。
虽然有养老金,还有不少老人参加村里的卫生服务队,美化家门口的环境,还可以多得一份报酬。在村里,每一个村民都享有工作的权利。
在长江三角洲,像蒋巷村这样的乡村并不少见。
石臼湖边——南京高淳县的武家嘴村,敲敲打打的声音从村民武学建家新造的铁船上传出来。这条船的排水量是5000吨,再过20多天,长江汛期一到,石臼湖的水涨起来时,造好的船就该下水了。大船已经造了3个多月,武学建每天从早到晚都呆在船上,距大船不到200米,就是他的家。
来给武学建帮工的都是本村和邻村的农民,他们每年都在湖边造船,随着船越造越大,他们都已成了经验丰富的造船工人。
武学建家的这条船,是2005年武家嘴村在村口建造的最后一条大铁船。
从高处看武家嘴村,见不到多少村民,也看不出这个户均资产达到600万元的村落到底有多么富裕,因为村民的财富,都集中在他们的船上,而他们的船,都在长江里。
武学建家有3个女儿、1个儿子,儿子刚从南京的水运学校毕业,拿到了轮船驾驶证书,即将成为家里新船的船老大。大女儿爱华从小跟着父母在长江上跑船,早就是一个老水手了。
于小菜(武学建妻子):她最大,她吃苦,她大当然是她吃苦。
武爱华(武学建女儿):我在家是老大。
于小菜:我们以前搞鱼,后来搞运输,开始是七八吨的船,后来是30吨的船,现在造到2000吨的,再就是搞到这条,搞到这条最大的了,我们没有精力搞了,年纪大了。
眼看汛期就要到了,看着其他村民已经造好停在村口湖边的大船,武学建的心里有些着急。
武学建(武家嘴村村民):哪一家都比我的船大,我们就是最差的了,这个怎么讲呢,你造了1000吨的,他还要造2000吨,对不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下流。
20年前,石臼湖和洞庭湖、鄱阳湖一样,是长江流域仅有的3个可以直接连通长江的内陆湖。湖边的武家嘴村有203户人家、881口人,人均不到3分口粮田。虽然守着村前30多万亩的湖面可以捕鱼摸虾,可是每到冬春枯水季节,一些村民还要走街串巷、乞讨为生。武家嘴村,因此得名“渔化子村”。
改变是从1982年4月的一天开始的。那一天,武家嘴村集中村里全部72条小木船,由70多名青壮年劳力跑运输,从安徽芜湖装黄沙运到南京,一趟就赚了1200多元。
半年后,村里一个叫武继军的年轻人筹钱12000元,买了一条68吨的大木船率先划入长江。那时,中国农村的改革已经全面开始,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年收入过万元的家庭被称为“万元户”,武继军,很快成为武家嘴村的第一个万元户。
武继军(武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南京市开会说要我去参加,我还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