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种绝世神功的人。金庸的爱憎也十分清楚,所以他在小说中没有让那些人得以善终。这中间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功法的第一步就极大地冒犯了人类的尊严,侵犯了人的天性的完整性,否认了人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
不管人是上帝创造的,还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认可和捍卫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对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具体包括:尊重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维护人的躯体的相对完整(古话所谓肤发受之于父母而不可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挖掘人的潜力,等等。无论对何种信仰的人,这些要求都适合。任何与之相背的言论和行为都是恶的和反人道的。
“引刀自宫”而后练成神功具有寓言式的象征性意义,象征着将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牺牲品的一切行为。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其中值得一提的一个例子是: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一个男人或女人投入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本是无可非议的,但他或她若因此完全忽略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甚至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的和心理的健康,不择手段去实现他的目标,那不管他取得何种成就,我们都可以视其为东方不败第二。成功的人的价值,远远高于任何成功的事业。
精神上“引刀自宫”的例子则更多了。比如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六个字,不仅完全可以取代《辟邪剑法》第一页的那八个字,而且涵盖更广阔、意义更深远,诱惑力也更大。理教毁人杀人吃人,从古到今都没有断绝过。
接触到辟邪剑法而没有练的有三个人,林平之的祖父、任我行和令狐冲。他们的武功虽然没有练过的那三个人高,但他们作为人是完整的。他们的结局也要好得多。在喜欢读金庸小说的读者眼里,令狐冲已经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朋友;他会陪伴我们走完一生的路,并随时提醒我们在有所作为的同时有所不为。
我们实际上可以把凡是读了《笑傲江湖》的人,都看成是接触到了《辟邪剑法》的人。相信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会佩服东方不败的武功,但愿意效仿他的,估计一个也不会有。这就是生活如此美好并且将来会更加美好的原因。
善 良 是 一 种 能 力
好多年前,在医学院念书时的一个寒假,我在家里意外地收到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我有机化学没考及格,通知我提前三天去学校参加补考。用五雷轰顶形容当时的感觉,大约不算太过。一个寒假要复习不说,心情也极恶劣,过年的好东西全无心思去品尝。更糟糕的是,下学期去学校,如何好意思面对同学?
刚过完年,就匆忙赶到学校。令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先我而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提前到校参加补考的!我的心情立即大为好转。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好转;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也或被动或主动地用过类似的方法调整过自己的心情。这个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我们的痛苦就减轻了。
我一向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我一向希望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当我意识到我以上的心理时,我对我是否真正善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把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理。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从他们的言行看,他们都不折不扣地是善良的人。
但善良不仅仅在于言行。真正的善良存在于念起念灭的倏忽之间。祖祖辈辈以杀人为生的职业刽子手,若是在行刑前想到磨快屠刀,让受刑者少一点死前的痛苦,那一念就是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幸的人而生比较之心而不是同情之心,那一念就是恶。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些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
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
轻 视 论
在一次心理治疗培训班上,主持人请每个学员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有人提议是否也连同介绍一下自己来自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机构工作等等,主持人没有同意。她说:介绍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