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自来水系统(第2/3 页)
,不然沐浴一次要那么多水,一大家子人的话每天都挑多少水才够天天沐浴的啊。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开采地下水,这项技术还是跟老大哥苏联学的。有了这项技术,众多内陆水利项目纷纷开工,北方城市暂时摆脱了缺水的窘境
一时间各大城市,争相建水厂、修水塔、铺管线,如果有些城市还保留着这种高高的,像漏斗一样的建筑,那就是水塔,有些水塔会刷上蓝白相间的条纹
水塔的作用刚才讲过了:那就是利用自身的高度产生的压差,将采集处理好的自来水运往塔边各地,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供水系统,一拧开开关水就会流出来
这种水塔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比如我要新盖一层楼高过你的水塔,那么高过水塔部分的楼层,因为压差不够水就上不来,想重新给超高的部分楼层,还得重新修建一座更高的水塔
显然这个设计很不合理,于是干脆就把水塔顶部的水箱放在楼顶,这种设计完美解决了压差的问题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水压极其不稳定,尤其是高层建筑旁的低矮居民楼,水压小的时候10分钟都接不满一盆水,大的时候打的人手都疼
这个问题很简单,其实是因为拆掉了高高公共的水塔之后,矮一点的供水点可能不需要水压泵就能用到水,但楼层高的房子必须要自建一个水塔,在高一点的楼层抽水上自家水塔的时候,就会把附近低矮楼层的管道中的水给抽去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很有意思,就是我们中小学学过的颠颠的数学题。即有一个空的蓄水池容量为8升,池内现有水2升,进水口每分钟进水0.4升,出水口每分钟出水0.2升,问水池过多久会被注满?
这个就是解决方法,即建立一个蓄水池用以二次供水,高层的楼房从蓄水池中抽水到楼顶低层的住户也不会再受到影响,当时的标准,凡是供建高度超过12米住宅超过6层的就算高层,都必须设计和使用二次供水设施
看起来就很完美了,直到我们发现地下水开开采过度造成的地面沉降,严重的如上海,从1921年到1965年地面累积沉降高达1.98米,这种级别的沉降会直接造成地面塌陷,甚至影响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解决办法就是后来的南水北调工程
唐,长安城。
李世民心中一动,天幕说过,唐后期的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水资源的枯竭.八水断流,周围荒漠化
可.这也是治根不治本啊,而且过度开采地下水还会导致地面沉降,有些得不偿失。
南水北调那么大的一个工程,又不是那么容易建设的。
这是一个死结啊。
李世民默默思索着,如果大唐直接迈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了飞机、火炮、坦克、导弹等各种先进装备,领先于其他国家那么似乎定都哪里都无所谓;如果其他国家也能迎头赶上,双方都有了这些武器,定都哪里也还是一样的。
长安的险要,在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的窥视下,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牢固。
至少,飞机是随便飞过的。
甚至长安去掉天险外,没有了靠海的优势,又因粮食运送链条过长,反而有些劣势。
金陵城,奉天殿前。
众人看了自来水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眼里都是有些惊叹,特别是这个楼层越建越高的问题,那么水塔的弊端会暴露无遗。
而从黑白的影响可以推断得知,这是很久以前的影响,如今估计是很少见了。
如果到时候金陵城要建设自来水系统的话,那么今天提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将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
科学部的众人照着天幕给的图和题目抄了下来,天幕不止一次说过数学很重要。
于是一众人就将题目抄了下来,想看看中小学的数学程度如何。
只是大部分人都是没怎么专门学过算术一科,殿前静悄悄的,两分钟后开始满头大汗.
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装都装不了。
孙传时额头冒汗,虽然很想吐槽这是什么鬼数学题.但还是忍住了。
我大明科举不似宋廷,有明算、医举等旁科,只考进士一科。虽说天幕出现后,科目被迅速改正过来,但毕竟时日较短,加之提到算术的地方较少,现在一看.简直是两眼一抹黑,没有头绪。
朱元璋知道他们靠不住,于是望向刘基。
刘基微微一笑,显然是胸有成竹:“其实很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