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页)
佩的脸色十分复杂。
难道这石磊歪打正着是皇帝失散在外面的儿子?这未免也太狗血了吧。心腹太监不由得想到,可是他跟了皇帝这么久,也没见皇帝在外面播过种啊。
按道理来说,皇帝只会象征性的看看这个玉佩,然后派个臣子让他去寻找这个玉佩的主人,让石磊与亲生父母团聚便是了,却不料他拿起这个玉佩,在手中端量了好一会儿。
真是某个乱臣贼子的?居然还能被皇帝一眼看出来,三皇子好计谋!三皇子在这心腹太监心中的地位一下拔高了许多。
众大臣见皇帝盯着那块玉佩不放,心想这其间莫非有什么蹊跷?但是都被皇帝凝重的神色给镇住了,不敢出声询问。
皇帝盯了这玉佩好一会儿,又抬头打量了石磊一番,再看了看着襁褓,再看了看石磊,他清了清嗓子问石父说:“你是什么时候捡到的他?”
石父回忆了一番说:“我是在二十年前龙抬头那边捡到的石磊。”
“当时抱着石磊的女子是什么样?”皇帝继续问道。
时间已久远,石父倒是不记得抱石磊的女子的模样,只是粗粗的描述了下她的穿着,皇帝一听,手中捏着的玉佩紧了紧,“这件事,孤会慢慢调查一番,你们都先下去吧。”
三皇子见皇帝对此件事居然是轻轻放下了,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在台下暗暗的瞪了石磊以及其父母一眼,呵,这笔仇,他必定会报回来。
殊不知,他在朝堂底下的神色,已经落入了皇帝的眼底,加深了皇帝对他的厌恶,这样心思狭隘的儿子,还不如不要。
皇帝下了朝,带着心腹太监便匆匆忙忙的往淑妃那儿赶,心腹太监心中嘀咕着皇上今儿是什么意思啊,看了那块玉佩就魂不守舍了。
皇帝没有经过宫人的通报就径直走进了淑妃的寝殿,淑妃并没有打扮,而是穿着常服,一脸惊讶的对皇帝说:“皇上,您怎么来了?您这是刚下朝么?怎么匆匆忙忙的?”
淑妃这话虽然问的是皇帝,但是眼神却是看的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心腹太监对着淑妃微微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淑妃赶紧使人端了茶递给了皇帝,皇帝并来不及喝,他急急握着淑妃的手说:“你前几日跟我说看见石磊便想起了子亭?”
淑妃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只是觉得敌人的敌人便是自己的盟友,于是在言语上拉扯了石头磊一把,皇帝这是怎么了?难道石磊在差事上出了什么差错?十一不是说这石磊在差事上是最谨慎不过了的么?连九皇子抛出的橄榄枝都不敢受。
淑妃心里思量着,她说出去的话不可能再改张了,再不济,跟皇帝承认自己看走眼了便是,“是啊,我当初看着石小将军,就觉得他跟子亭很像呢,只不过再怎么像,他也是越不过子亭的。”
当时淑妃与皇帝、黎子亭在年轻时都打过交道,淑妃叫一声子亭并不为过,玉佩、日子都对上了,甚至连抱着婴儿的女子穿的衣服都是黎家定制的仆从服,石父这么一个田庄老汉,怎么可能拿到子亭与他结盟的玉佩,怎么知道黎家家仆的定制服会是怎么样?难道黎家真的有血脉逃过当时的灭族一劫?
皇帝皱着眉思考着,当时黎家灭族的时候,子亭可是刚刚得了一个儿子,才一个月大,子亭将结盟的玉佩给了他,对皇帝说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对皇帝效忠,莫非石磊真的是子亭的后代?那么皇帝对石磊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便能解释了,另外,淑妃是见过子亭的,她也说石磊像子亭,那么就错不了了。
皇帝十分激动,他之前一直惋惜自己的好友没有留下一丝血脉,却不料石磊有可能是他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如他一般的优秀!
皇帝又想到石磊生长于农家,被石家父亲那么畏畏缩缩的父母养大,被生活逼得去投了军,最后立下了功劳,若石磊不是子亭的儿子,他对石磊的经历还是十分赞赏的,若石磊是子亭的儿子,那他就格外自责了,当初他为什么不再仔细调查一下呢?让子亭的血脉遭受如此之苦。
皇帝在淑妃的寝宫里火燎火燎地走来走去,淑妃也不打扰皇帝,只是气定神闲的坐在榻上看着皇帝,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心里想,这淑妃多年来,还是个沉得住气的。
皇帝走了半晌,才想到淑妃在自己的身边,他转过头来对淑妃说:“这石磊,有可能是子亭的血脉。”
“什么?”淑妃被惊得站了起来,哪里有命这么好的人物,逃脱了株族,被农家捡了去养了,然后又参军凭着军功回到了朝廷,还让皇帝发现了他的身世。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