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魏仁武微笑道:“既然完美的人要喝完美的酒,要念完美的诗,那为什么我们不痛饮一杯呢?”
话音刚落,岳鸣已经率先举起了酒杯。
两人将杯中酒一口干得连底都不留,微醺的状态也慢慢浮现出来。
“诗是完美的诗,酒是完美的酒,但是你念诗念得不够完美?”岳鸣酒下肚后,说话也变得大胆起来。
“那诗该怎么念,要唱出来么?”
“虽然诗与歌可以相辅相成,但是单从念诗的角度来讲,声调很重要。”
“是吗?那我倒要请教了。”平日里不可一世的魏仁武,这时候反倒谦虚起来。
岳鸣接着说道:“诗词的创作,特别是律诗最讲究什么,声调和押韵,押韵是基本所有诗都必须掌握的,就连现代的歌词创作,都得讲究押韵。然而,声调,特别是古声调,也就是所谓的‘平仄’,是现代人很难去学习的,因为现代人都有自己的声调。”
魏仁武抚摸着自己的八字胡,小声嘀咕了一句:“声调?”
“对啊,古代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而现代的普通话声调也有四声,这个连小学生都会,但是普通话四声只剩‘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就是‘平’,‘上、去、入’就是‘仄’。”魏仁武言语模糊,眼神迷离,好似在回答岳鸣,又好似在自言自语。
“没错,所以普通话四声的一声和二声是‘平’,三声和四声是‘仄’,不过现代没有‘入’声,就很难按‘平仄’来创作诗词。”
“‘花谢落叶重,雨夜人音空;思君裳溅泪,单单随影同’。”魏仁武竟然念起了那个被人杀害的“北京大学”女大学生所创作的这首诗。
“这首诗的声调,如果严格按‘平仄’来分的话,就是‘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也是很奇怪的创作模式,所以我觉得她应该没有按‘平仄’来作诗。”岳鸣附和道。
突然魏仁武猛得站了起来,拍着岳鸣肩膀,兴奋道:“小岳,你真的太聪明了!”
“你在说什么?”岳鸣被吓了一跳,整个人都懵了。
“哎呀!你还没有注意到么?我原以为,酒能给我带来灵感,结果给我带来灵感的,是你啊!”魏仁武的脸上就好似写了两个大字“激动”。
“我还是不太明白,我刚刚怎么了?”岳鸣越来越迷糊了。
“哎呀!你怎么又突然笨起来了,我问你,死者在写下那首诗过后,落款为‘马尔摩斯’,你觉得她想表达什么?”
岳鸣摸着脑袋,思考了半了分钟,试探性地问道:“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想找一个当代的福尔摩斯解救她?”
“哈哈哈哈哈……”魏仁武笑了,“错,错得太离谱了,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落款的时候,我脑海里没有想到福尔摩斯,而是‘摩尔斯码’。”
“‘摩尔斯码’?”
“没错,虽然落款顺序打乱了,想混淆视听,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个落款就是在说,这首诗里面藏了‘摩尔斯码’。”
“那她怎么藏得呢?”
“本来我也一直想不通,但是刚刚你告诉我,她是怎么藏‘摩尔斯码’的。”
“我告诉你的?”岳鸣轻轻敲打自己的后脑勺,目光涣散地向四处游走。
酒吧里,笑语声、划拳声、歌曲声混杂在一起,不绝于耳,而魏仁武在这吵杂的声音中只听得到岳鸣在重复着一句话:“我告诉你的?我告诉你的?我告诉你的……”
突然,岳鸣也猛得站了起来,伸出手指,手指因为兴奋,不停得颤抖,声音也跟着颤抖:“是…是‘平仄’,死者不愧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答案就藏在声调里。”
魏仁武伸出右手握住岳鸣颤抖的手指,露出微笑,回答道:“没错,死者就是用声调写下的‘摩尔斯码’。”
“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这该用‘摩尔斯码’怎么解读呢?”
“‘摩尔斯码’用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间短的停顿(在点和划之间)、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无论哪种格式,都是要有相对应的两个符号来组成这段编码。这里刚好就是‘平’和‘仄’。”魏仁武很耐心地解释着,“五个点划为一组,所代表的是数字:1是点划划划划,2是点点划划划,3是点点点划划,4是点点点点划,5是点点点点点,6是划点点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