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页)
吴三桂沉思一阵后,问:“那字可是皇上写的?”
刘之奇说:“是的!”
吴三桂又问:“可是皇上亲手写的?”
刘之奇心里奇怪:是皇上写的便是皇上写的,怎么还会有亲手之分?
刘之奇答道:“是的。”
吴三桂便不说话了,挥挥手,示意刘之奇去休息。然后继续沉思。吴三桂心想:皇上能亲手在宫柱上刻上这六字,说明他对此三件事用心极深。而三藩列在其首,说明他对撤藩之事用心更深。撤藩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手中权力的削弱!意味着手中的兵力削弱甚至解除!自己一直是因为拥有重兵才能与朝廷抗衡的。若失去兵力,自己便失去了与朝廷抗衡的筹码,自己便失去了实现终生梦想的基础。想到此处,吴三桂不寒而栗。
吴三桂再也不敢想下去。
独坐一段时间后,吴三桂冷静了许多。他知道一味着急是徒劳无益的,唯一的办法是主动想法应付。
他想到了他身边的那些人,正是他们帮助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的。
吴三桂又浑身充满了力量。
当杨��⒑�亓痢⒎较淄ⅰ⒙肀Φ热说狡牒螅�馊�鸾��拥男诺莞��强础K�且桓霭ひ桓龅乜慈ィ�谎圆环ⅰ�
吴三桂等众人都看完了,便说:“各位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
马宝说:“有什么看法?他若撤藩,跟他打就是的。”
吴三桂知道马宝最沉不住气,也不以为然,只是仍笑着看众人。
胡守亮说:“依胡某看来,马宝将军出言虽欠考虑,却是一语中的!”
吴三桂问:“何以见得?”
胡守亮说:“据说皇上虽然年幼,却是少年老成之人。按理说,皇上是不会轻易将自己心中所想告诉外人的。而如今他竟然将自己心中所想之事刻于木柱之上,虽然是偏僻之处,但毕竟是外人可视的地方,由此可知,皇上对此事用心极深。”
众人均不言语,杨��阃匪担骸昂�炙�约�恰!�
胡守亮继续说:“虽说皇上年幼,离亲政之日还远,但是,这一天毕竟会来到!所以,胡某认为,虽说不能太急,却也不能不急!”
吴三桂问:“依你之见,该如何决断?”
胡守亮决断地说:“有备无患。”
吴三桂问:“如何有备无患?”
胡守亮说:“撤藩,我等无容身之地,不撤,朝廷寝食难安!是迟是早,这一日终究会来。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早作安排。”
杨��⒐�屏�⒙肀Φ冉�煲恢鲁粕啤K�欠路鹪缇驮诘茸耪庖惶焖频摹�
唯有方献廷一人一直是沉默不语。
吴三桂自然注意到了。他知道方献廷足智多谋,且为人沉稳。他问方献廷:“方兄有何看法呢?”
方献廷不紧不慢地说:“如果此字仅是皇上所为,方某认为不足为虑。只是……”方献廷欲言又止。
吴三桂说:“方兄有话直说!”
方献廷说:“方某认为皇上身边有能人!”
众人闻之,一惊,随后都沉思起来。
方献廷继续说:“大家想想,皇上才多大?他能知当今天下须治好这三件事?所以方某认为皇上身边必有能人!”
此言正是说到吴三桂的心坎上了。他一直就在为着此事忧虑。然而,现在他见众人因此而显得有些沮丧,就立刻大笑起来,以缓解众人的情绪。
马宝问:“平西王为何发笑?”
吴三桂说:“康熙帝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我们何必怕他?”
三、吴三桂投石问路
康熙帝六年,即公元一六六七年,康熙帝终于亲政。
此时索尼已死,苏克萨哈本想以辞职助康熙得到实权,但鳌拜执意不肯放权,致使大权让鳌拜独揽。
所以,康熙帝虽然已亲政,但并无实权。
但是,埋在康熙帝心里的撤三藩的愿望却被撩拨出来,康熙帝认为,此时鳌拜虽然不肯放权,但自己若提出撤三藩,想必他是会同意的。因为撤三藩并不伤害鳌拜的利益。
于是,康熙帝告诉索额图关于自己要撤藩的想法。索额图说不妥,康熙帝问为什么?
索额图说:“此时提出撤藩有几害。一是因为鳌拜专权,皇上并无实权,若贸然提出撤藩而达不到,便有失君威;二是鳌拜正暗中与皇上较劲,而吴三桂是平衡在二者之间的力量,提出撤藩,势必将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