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页)
么。谁不知道咱趟将发誓如放屁,说话不算数?你今天说招安,明天就能带队伍接着上山当杆子,这话说不说的没用。钦差许给咱了,只要灭了你们这最后一路人马,保证额高官厚禄世袭罔替,你们就安心上路吧。你们的婆娘、闺女额就替你们照顾了。”
那刘甲赓曾中过武举,本事倒也不弱。他抽刀在手,冷哼道:“就凭你们这三十几个人,还想杀我们?你是疯了吧?来人啊!”
随着这一声吆喝,从厅外涌进来五十多名兵士,人人手拿刀枪,还有几个举着弓箭。刘镇华见来了援军,心头大定,高声喝道:“别傻站着,快把这些贼子给我拿下,我要摘了他们的心下酒。”
蔡公冲却大大方方的拉了把椅子坐下,朝那些涌进来的兵士吩咐道:“没听额刘哥说么,一个个都别傻站着了,干活吧。那白面馍馍不是白吃的,银子也不是白拿的。谁把这几个人宰了,以后就在额手下,当个亲兵小队长。”
那些兵士略一犹豫,接着发一声喊,朝着旧日的主将扑了上去,刀光如雪,枪戟似林。直到被几杆长枪捅穿了身子,刘甲赓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亲兵队,居然会反水,这里面可是有自己的宗族啊。
“呸!一个个还真拿自己当人了?”等到尘埃落定,蔡公冲看着几位大架杆的人头,吐了口浓痰。“你们都是什么东西?想当年关云长都压不住部下,你们凭啥认为没了老营,儿郎们还会对你们死心塌地?跟额斗,还差的远!”
他又看了看,已经被捆好的那些小架杆、小军头。吩咐周伯符“把人头都带上,这以后就是咱们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把大胜寨能搬的东西都带走,然后放一把火,烧了。”
等到三千余人鱼贯下山,但见山下数千边军已经列好了阵势,长矛、火器还有大炮都列好了阵型,只待接战。看着那十几尺的长矛,以及一排排的快枪以及佛郎机,这些乱军,哪还敢有半点争斗之心,乖乖扔了兵器抱头蹲在一边,任官兵上了绑绳。
蔡公冲一脸堆笑来到带队的军官面前道:“干爹,您看。孩儿没说假话吧,这些乱贼,全都在这,一个也没漏网。”
负责在其中穿针引线的那位管仓,趴在地上叫唤道:“将军,总爷。小的是反正啊,小的是阵前起义啊。蔡公冲可说了,对我们不按贼兵办,是有优待的,官家人,可不能说了不算啊。”
那位带队的将军点点头“你们放心,我不要你们的脑袋,相反还要抬举你们一个好出身。现在西北复套,大局初定,正是用人之际。你们这些人全都有重用,到了前套那里,负责大军钱粮、辎重之事,还有城防要务。将来立了大功,得了出身,说不定,本官还要指望你们呢。”说到此,那位军官似是想起了什么,一阵哈哈大笑。
那些俘虏听了这话,也把悬着的心放下,心中窃喜,果然是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回只火并了前头目,就一步登天,得了好出身,还是肥缺。掌管钱粮辎重啊,负责城防啊。这随便弄一点,就是几辈子享用不完了。
因此不用当兵的用刀枪催促,这些人自己就走的十分勤快。蔡公冲看着眼热,悄悄问那军官“干爹,有这好事情,您可不能忘了孩儿啊。咱可是一家人,您可不能胳膊肘往外弯。”
那军官笑道:“这算个球的好事?如今河套那就是缺人,这几千壮劳力,钦差下令不许杀了换钱,我就只好把他们卖到前套去了。那缺夫子、缺苦力,修城墙、种地、运输钱粮,这可不就是负责钱粮辎重,负责城防么。等过上几年,这些人里若是还有一半活着,我就把名字倒过来念。”(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尘埃
一场声势浩大的河南兵变,随着几位匪首的人头被传示河南八府,而宣告结束。虽然有少量流寇流窜到陕、鄂两省,但是皆不成气候。尤其这些叛军,大多家乡在河南,思乡心切,逃兵日多,另外两省又全力会剿,那些匪徒纷纷被击破斩首。
这其中的功劳,自然是郑国宝运筹有方,调度得法,一战而靖全功。叛军见钦差,如同绵羊遇虎,一触即溃。乱贼叛逆,纷纷自缚来降,不敢负隅顽抗。花花轿子人抬人,杨一魁自然也落个临危不乱,坚守孤城,筹措军资,功勋卓著。乃至于杨系的官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赞扬。而在顾允成到来后,向他积极靠拢的,则都被郑国宝寻了错处,上了夹片,等待朝廷发落。
十八门的僧人,本来听说自己的儿子、孙子、入室弟子被官府拿了去,也曾有人动过不如归顺叛军的念头。这回彻底算是凉了心,只好去积极想办法营救。不过钦差行辕那边的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