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右;损失各种类型飞机约50架,其中美机38架;美国两栖攻击舰与巡洋舰各1艘触雷负伤。
沙特阿拉伯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沙特阿拉伯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对阵国,但无力应对局面。面临伊拉克的入侵威胁,沙特政府毅然决定让美国等多国部队进驻沙特,并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惜一切代价,依靠外国力量打赢这场战争。据统计,这场战争多国部队的战争费用高达700亿美元,而沙特在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中的各项支出就达500多亿美元,其中向美国出资135亿美元,约占捐赠总额450亿美元的30%。此外,沙特阿拉伯还向多国部队提供陆、海、空军基地,负担多国部队一切后勤供应。
科威特遭伊拉克入侵,遭到严重浩劫。据报道,科威特在这场浩劫中各项损失高达600多亿美元;死亡人员万之多;40多万人流离失所;约200幢楼房被焚毁;全国950口油井有67 0口被伊拉克点火焚烧,每天烧掉价值1?4亿美元的原油。此外,这场战争造成严重污染问题,尤其是油烟造成的大气层污染更为严重。
中国大陆人员和台胞撤离科威特纪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我国在科威特共有4885人,其中大部分是在科威特工作的工程劳务、医务等各类人员,有大使馆、新华分社工作人员,还有约150名台港同胞、新加坡和埃及华裔。由于形势紧张,伊拉克占领军胡作非为,我国在科威特的人员安全毫无保障,他们在生活上也遇到很大困难。有的公司储备粮严重不足,有的工地缺水,有的公司的汽油遭伊拉克士兵抢劫,无法发电,高温下无法开空调。
我国驻科威特使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了必要的应急措施,决定把住在埃米尔王宫附近的8名新华分社人员和在科威特大学学习的留学生接回使馆,并把在科威特工作的女医生和女劳务人员安排到商务处招待所。使馆为稳定各公司数千劳务人员的思想情绪,解决他们的具体生活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但科威特的条件每况愈下。8月9日,伊拉克宣布各国在8月24日之前必须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大家听到这一消息后,心情更加焦急,都在盼望着国内尽快作出撤离在科威特工作人员的决定。
伊拉克入侵、兼并科威特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我在科威特工作的全体人员的安危,###总书记亲自过问此事。###总理指示:“要争取时间,抓紧采取一切办法,不惜代价,把在科威特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同胞)平安接运回来。”在外交部、经贸部、公安部、中国民航总局、国务院港澳办和对台办、海关总署、卫生部等单位的具体参与下,制定了撤离回国的总体方案。根据这一总体方案,在国内,这项工作的对外交涉由外交部负责,人员撤离的组织安排由经贸部负责。由于海湾水道被封锁,通往沙特的陆路又为伊拉克军队阻绝,惟一的办法只有从科威特乘车经伊拉克转至约旦首都安曼才能搭乘飞机。所以,在国外,这项工作由驻科威特、伊拉克、约旦和阿联酋使馆分段负责。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滞留在科威特的台港人员约150人,其中大多数是台湾人员。他们中有台湾派驻科威特“商务代表处”的人员,也有私营企业的人员,而大部分是“中华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家属。这些技术人员在科威特主要承担机场跑道的修建工程。由于他们住在机场附近,他们的住所便成为伊拉克入侵者重点警卫的禁区,这给他们在生活上带来很多困难。
伊拉克入侵、兼并科威特后,台湾当局也曾研究过如何接出台留科人员的方案。台湾“外长”钱复等公开表示,台湾“有自己的办法,要用自己的渠道”。他们声称,台湾当局一直在接触各种渠道,设法安全撤出台留科人员,但这些渠道“绝不包括中共”。当时,台湾当局曾与美国、日本、伊拉克、伊朗、约旦、韩国、沙特、巴林、泰国、匈牙利等10国进行过联系,乞求帮助,但都无济于事,它所谓的渠道不灵。滞留在科威特的台湾人员只好自谋出路。台“外交部”派往科威特负责主持全面工作的“代表”见势不妙,与其妻及属下9人假以韩国籍现代公司属员身份先行逃离科威特,撇下其他台湾人员于不顾。两名在科私营企业工作的台湾同胞为逃命,驾车逃到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交界处,两次企图越境逃离科威特,但都被伊拉克士兵用枪逼回科威特。
“中华工程公司”在科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宛如一群孤儿,叫天不应,呼地不灵,一筹莫展。这些台湾同胞听说他们住地附近的科威特妇女被伊拉克士兵强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