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到李白纪念馆,门口立着两只对望的石狮,形态娇憨让人不觉莞尔。这次不知道是怎么了许多人都选择和廖俊辉一样转到太白祠后直接找到李白的墓地。等廖俊辉好不容易找到之时墓地前面的草地上站满了手举相机的游客,或直立或蹲伏或斜卧,形态各异。让一旁的廖俊辉想到了筇竹寺中的五百罗汉,只是后者比前者还要美观一些。
终于等到那些拿着相机近距离拍摄的游客扯开身子廖俊辉才得以一堵“唐明贤李太白之墓”的风采,墓呈圆形,墓顶芳草萋萋。墓碑上的黑色字迹应是后人涂描上去,墓旁植有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廖俊辉在墓前静静的站了一会,然后举起相机从正面拍了一张。想起诗人那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觉莞尔,那时横遭冷遇,寂寞凄凉处境的诗人怎会想到今日的“门庭若市”。那时诗人所表现的无奈和今天诗人的祠堂墓地的热闹之间发生的变化何止天翻地覆所能形容。
在李白祠堂又逗留了二十分钟之后,廖俊辉才依依不舍的惜别诗仙的“荒冢”,下一次到来不知轮到何年何月,或许已经没有了下一次。
上了返程的汽车,青色的山峦在车窗上滑出一道绿色的风景线,视线所及满眼皆绿。而诗仙李太白的《入青溪山》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和此时的自己所见何其相似,只不过现在是“车行明镜中,山度屏风里”。
坐在车里的廖俊辉突然感到一阵无趣,可能是感染了诗人晚年的孤寂缘故对于采石矶、雨山湖和太白楼也失去了兴趣。赶到马鞍山火车站,廖俊辉买了张去往上海的车票。他现在是真的累了,旅行和写作同样都是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这是他第一次尝试长篇小说的时候便知道的事实。而一份旅游类的杂志更加需要不断行走才能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写见闻和感受,还有那些独特的风景点和未被他人发掘的旅游盲点都是他要做的工作。他能撑到现在都是奇迹,这不排除年轻的原因。
当他准备办这样一本杂志之前就已经料到会有今天,但梦想支撑着他走到了现在。加上和韩静的约定,这份异常沉重的感情债务让他无从下手,而颜情更是廖俊辉无法忘怀的红颜知己。
车子在半个时辰之后才会开,廖俊辉从包里拿出一本《中华百年游记精华》坐在相对空旷的候机大厅中看了起来。前人的游记中也有许多今天有用的东西,所谓的创新,在没有继承的基础上就免谈。
就如林非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而当二十世纪来临之后,随着以“五四”为标志的思想启蒙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游记创作也就获得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在这些篇章中既出现了种种迷人的客观景物,又涌动着作者与其接触和交流之间,不断闪烁出来的内心的欢乐或悲枪,从而写出了主观的体验、领悟、咏叹或呼号,思考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思考着人类历史的命运与前途,还从中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操与人格的魅力,这样才会引起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并且在阅读的过程里获得很大的启迪。“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廖俊辉对此也深以为然。
半个时辰很快就在这本书的打发下过去了,廖俊辉检票入站,回望着这座即将离开的城市,没有丝毫的眷恋,对于他而言只有未知才吸引,而那些如熟透的苹果般的风景只能是等着慢慢腐烂,这也是廖俊辉比较偏激的想法,未知的风景就因为未知而显得不与世俗风景同。
揉了揉太阳穴,廖俊辉看了看等候在站牌下的旅客,脑中浮现出那首她写的歌:
“这些那些
月光涂抹我的黑发,月光涂抹你
一切都那么美好,那晚我轻吻你
丝丝愁容忧郁,你挥走
星光闪烁,醉心头ωωω。提供变态txt電孖書下载
许多次我梦中笑,皆因见到你
烈日当头汗如雨,我都觉得清凉沁人脾
许多许多秘密,天地知
那晚的你,笑我痴
这些那些
点滴冷暖心自知
这些那些
我怎会不知
“
PS: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祝愿所有的学子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在此我提前祝福大家端午快乐,注意粽子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第七章 君心我心
坐到车上廖俊辉给邱昕訾发了个短信,告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