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页)
成为荷兰足球的代名词,米歇尔斯的“战术流”成为了荷兰足球的象征。
二十多年来,古弗仁提倡的技术流和米歇尔斯的战术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社会地位,一直影响着荷兰足球的发展。
以米歇尔斯为首的“战术流”在荷兰的地位是神圣的,他们强调阵形、意识、战术、团队精神。他们认为,有了这些东西,球队就可以无坚不摧。球员们从小以训练跑位为主,过多花哨的技术显示会被认为是违反了“简单至上原则”,会被教练禁止。
米歇尔斯对于球员的个人技术的看法是:一切技术都是通过比赛来学习的,踢的比赛越多技术就掌握得越好。对一般球员的个人技术,不加以特别指导,因为大部份教练本身就不知如何去做。他们对基本技术的观点是:“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四对四。只要把球扔到中间,球员们就能自己学会过人。”
但是在青训体系中,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一个好的过人动作或头球方式,就像是一个阿拉伯数字,比如7,只有你教给他,他才能学会。但让他去自己摸索、发现阿拉伯数字的规律,他就是再聪明,也会非常困难。
相反以古弗仁为首的“技术流”认为个人技术为本,其他为次。只有在掌握良好的技术后才能谈论战术。
古弗仁和米歇尔斯两者截然不同的观点,使得荷兰足球产生了类似于金庸的《笑傲江湖》里描述的,华山派的“气剑之争”。由于米歇尔斯和克奋伊夫在荷兰国内神圣的地位,“气宗”严密的控制了荷兰足协长达近三十年,同时还对古弗仁的“剑宗”采取了排斥打击的态度。所以在荷兰,古弗仁的训练教程没有生存的空间,只能在民间流传。这造成现在有很多荷兰人都不知道“古弗仁教程”
的存在。
在长达近三十年的交锋中,双方互相指斥,少不了你来我去的碰撞。而荷兰足协的观点是:cm只是转身加扣球,是街头足球的演化,是毫无用处的小花活。
所以荷兰足协虽不曾明令禁止,但是却在变相地摒弃它:在荷兰官方出版的各种足球教科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古弗仁教程”的字样,直接当它不存在。而古弗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荷兰足协排斥cm,是因为他们没有人能够掌握这个系统。古弗仁曾说:“为什么米歇尔斯拒绝cm?因为他自己连一头牛都不会过!”
1985年,米歇尔斯受荷兰足协所托,招集人手编纂荷兰足球教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教程中中竟然没有个人技术训练的部分。
……
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幽静的别墅中,庄明歌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在荷兰国内饱受排挤的老人。
与具有王者霸气的米歇尔斯相比,已经70岁高龄的古弗仁看上去更像一名大学教授。无论庄明歌和他谈什么话题,最后总是会被他带到足球上面。
庄明歌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大学里听那些老教授们的讲座。
而古弗仁显然很久没有人这么“认真”地听他的演讲了,他兴致盎然地说道:“我认为,具有强大个人能力的球员,在比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米歇尔斯这个老家伙之所以能够成功。恰恰是因为他拥有了克鲁伊夫和范巴斯滕这样的天才……一旦有了这样的球员,无论你用什么阵型,都不是很重要了。克鲁伊夫现在总是强调‘简单至上’,但他却忘了,他在阿贾克斯和荷兰国家队的许多成功,恰恰是因为他自己超强的个人能力……”
庄明歌偷看了一眼手表,发现这个老头居然已经滔滔不绝的讲了两个小时,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庄明歌不得不出言打断了老人的演讲。
“那个,古弗仁先生,这次我们来找您,是因为我们球队有一名天赋非常不错的小球员,我希望能够请您来担任他的专职教练,用您的理论将他培养成一位足坛巨星。”
第九十二章 古弗仁的推荐
在庄明歌看来,球员们是不应该过多的受到战术框架的限制的,因此,庄明歌在佛罗伦萨各个年龄段梯队推行的战术基本只是一个大的框架,比如说加强球员的无球跑动,进攻时后卫也可以选择时机插上参与……但是在细节上并没有做出严格要求,只要球队在战术上的大方向不变,就足以让青年队和成年队之间顺利的完成“无缝对接”。
因此,对于米歇尔斯“战术流”的思想,庄明歌个人认为,它更适用于那些18岁以上,技术层面已经初步定型的球员,而古弗仁的“技术流”,对于那些年轻球员更加合适。
举个例子,为什么在新世纪到来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