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僧舍内,玄奘闭目诵经,朱雀大街发生的一切已与他无关,他想得是不久的将来,自己即将面见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代明君李世民。他有些忐忑,修为再高的人也会有情绪的波动,尽管他一直努力的用诵经来使自己平静下来。人生总是要面对很多道关卡,玄奘也不例外,在他看来,十九年来所经历的一切,都不如与唐太宗的会面来得重要。毕竟,这次会面很大程度上就将决定自己回国的前途和命运,还有那些经卷的命运,他马虎不得,也不敢马虎。
对玄奘来说,面见唐太宗是机会,也是一道坎。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不同阶段组成,今天的成就也许是明天的起点,也可能成为失败的开始。很多人在成功中迷失方向、失去目标,为前路所困惑;很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此变得庸庸碌碌……
可他不同,他是玄奘,他用了十九年来完成人生前一半的使命;他深知,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是挑战,也是机会,他无所畏惧,只为心中那永恒不变的信念……
。▲虹▲QIAO书吧▲
第8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1)
第 二 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
高手过招,随机而变:
大象无形,未见面便拆招,靠得是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的积累;
柳暗花明,就是要在双方都能接受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拒绝不是对立,更非仇恨,而是有立场、有原则、有坚持的表现。
以退为进,只为扳回大局,智慧胜于机巧,唯有英雄方能惺惺相惜。
这是玄奘第一次见到那个时代最伟大君王,
这也是一次令人激动并且充满玄机的会晤……当整个大唐都在为辽东战事绸缪之时,东都洛阳的宫殿内也在进行这一场不动声色的较量;
伴君如伴虎,面对唐太宗的〃热情〃,玄奘一如既往的选择了坦然……
在长安的弘福寺休整几天后,玄奘便带着他的马队迫不及待的踏上了东行的官道。唐代有两座都城,分别是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长安坐拥三关之险,背靠关中平原,易守难攻,战略价值更大;洛阳则地处中原腹地,沟通南北大运河,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为了更好的集结全国兵力和物资,唐太宗就把对辽东用兵的大本营设在了洛阳。
玄奘所处的时代,中原大地刚刚从隋末群雄战乱中恢复过来,百废待兴,因此贞观一朝采取了相对缓和的外交政策。但缓和不代表软弱,从太原起兵到平定关中,马背上打下江山的唐太宗岂能容忍被周边胡族骑在头上的日子,委曲求全和休养生息只不过是为了积聚实力的权宜之计,暂时的隐忍并不代表这个新兴的帝国丧失了对外扩展的能力和野心,积极进取才是流淌在贞观君臣骨子里的血液!
在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后,大唐帝国开始了一步步的对外攻略,因此,战争也成了玄奘在回国途中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首先是自己的义兄、高昌国王麹文泰在贞观十四年时因唐军兵临城下忧愤而死,高昌国也成为大唐版图的一部分;此后的几年间,唐军逐步控制了整个西域,与雄踞中亚草原的西突厥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张;随后又听说皇帝陛下不在长安,而是前往洛阳准备对辽东发动战争。贞观一朝的励精图治,终于让中原王朝有了对周边民族扬眉吐气的机会,整个帝国都笼罩在一种近乎亢奋的战争氛围中。
作为一名僧人,玄奘显然不赞同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作为大唐臣民,能够看到自己的祖国在一位英名君主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令四夷外邦臣服,却令他感到无比的自豪,也为能够生活在这个光荣而充满激情张力的时代感到骄傲。
是的,玄奘是一名僧人,可当他代表的是整个大唐的精神的时候,他所象征和承受的东西便不再是〃僧人〃二字所能全部囊括的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纯的为自己活着,尤其当你有了多重身份之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离开长安前往洛阳的这几天旅程中,如何与唐太宗进行沟通就成了玄奘当务之急需要考虑的问题。
唐太宗听说玄奘来到洛阳后,特意安排官员前往洛水之滨相迎,还让他们带去了自己的慰问。当然,唐太宗对玄奘的重视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原因:
武德九年五月,唐高祖李渊的一道《沙汰佛道诏》,几乎将整个中原佛教推入绝境,然而玄武门之变的爆发给了佛教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