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世界上只有一个男子了。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她只想对他一个人具有价值。虽然生理学家能够根据自然规律迅速地给爱情下个定义,伦理学家想要将社会赋予它的各种引申意义都考虑进去,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爱情,则相当为难。尽管各种异教邪说使爱情的教会四分五裂,依然存在着一条鲜明的直线将各种学说一清二楚地分开,各种争辩都无法将这条直线弄弯。德·朗热公爵夫人此刻陷入危机之中,正象几乎每一个女子都会陷入这种危机之中一样。准确地运用这条直线,便可以解释这种危机。她还没有钟情,而是有一种狂热。
爱情和狂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诗人、凡夫俗子、哲学家和天真幼稚的人,一直将二者混为一谈。爱情具有情感的相互性,确信那种享受是任何事物都破坏不了的,快乐一贯相互交流,两颗心完全心心相印,因而势必排除了嫉妒。所以,占有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对爱情不忠,使人痛苦,却不会使之离心离德。感情的热烈或激动绝不忽强忽弱,而是持续不断的幸福感。总之,神妙的气息吹来,将向往之情扩展到无垠时间的始终,为我们将爱情点染成同一种颜色:生活有如晴朗的天空,是碧蓝碧蓝的。
而狂热是对爱情及爱情的无限的一种预感,每一个痛苦的灵魂都渴望着爱情。狂热是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可能变成失望。狂热同时意味着痛苦和过渡。希望破灭时,狂热便终止了。男女之间可以有数次狂热,而互不玷污声誉;向幸福奔去是多么自然的事!而在生活中却只有一次爱情。对感情问题的一切辩论,无论是书面的也好,口头的也好,都可以用这两个问题来概括:这是狂热呢?还是爱情?不能体会到使爱情始终不渝的欢乐,就是没有爱情。如此看来,公爵夫人是处于狂热的桎梏之下。因此,她感到焦虑不安,不由自主的盘算,令人悻悻的冲动,总之,是“狂热”这个字眼所表示的全部内容:她很痛苦。
在她内心动荡不安的中心,有她的虚荣心、自尊心、傲慢或自负所掀起的漩涡:这一切自私自利的变种乃是相互联系的。她曾对一位男子说过:“我爱你,我是属于你的!”德·朗热公爵夫人怎么能够毫无意义地讲出这种活呢?她应该要么受人爱恋,要么放弃她在社交场中的角色。在她舒适的卧榻上,快感还不曾踏上自己火热的双足,于是她感到卧榻的孤寂,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断地自言自语道:“我多么想受人爱恋!”她对自己尚有信心,这使她对成功还抱有希望。
作为公爵夫人,她心中愠怒;作为虚荣的巴黎女人,她受到了羞辱;作为露出真面目的女子,她则隐约望见了幸福。她的想象能力,要报复自然失去的时间,乐于让她燃烧起扑不灭的欲火。她几乎达到了爱情感受的地步:在折磨着她的不知自己是否被人爱恋的疑虑之中,每当她心中暗想“我爱他!”的时候,就感到很幸福。上流社会和天主,她真想将它们踏在脚下。蒙特里沃现在就是她信仰的宗教。
第07章
第二天一整天,她都在精神恍惚中度过,其间又夹杂着无法言喻的肉体冲动。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又一封一封地撕掉,作出千百种根本不可能的假设。到了蒙特里沃往日来府的时刻,她还以为他就会来到,愉快地等待着他。她的整个生命都集中在唯一的感官听觉上了。有时她闭上眼睛,竭尽全力越过空间倾听。继而她又希望有本领将她与情人之间的任何障碍全都冲破,以便得到绝对的肃静,使她能够听到极远距离以外的声音。在这沉思默想之中,墙上挂钟嘀嘀嗒嗒走动的声音简直使她难以忍受。这几乎是不祥的絮絮聒聒,她让钟停摆了。大客厅的挂钟响了午夜十二点。 “我的主啊!”她心想,“在这里见到他,该多么幸福!从前,向往之情指引他来到这里。他的声音在这小客厅中回响。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她忆起自己装模作样卖弄风骚使他神魂颠倒的一幕幕往事,绝望的泪水扑簌簌落下来,她哭了很久很久。
“公爵夫人大概还不知道,”她的贴身女仆对她说,“现在已经下半夜两点了,我想夫人是身体不适吧。”
“啊,我马上上床。苏泽特,你记住,”德·朗热夫人一面拭去泪水,一面说道,“没有吩咐,永远不要进我的房间。我可是说一不二的。”
足有一个星期,德·朗热夫人到她指望能遇到德·蒙特里沃先生的每一家去。她一反往常,早来晚走;她不再跳舞,而是玩牌。枉费心机!要见阿尔芒的目的未能达到,她再也不敢道出他的名字。有一天晚上,在灰心失望的一刹那,她尽量装出无忧无虑的样子,对德·赛里齐夫人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