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页)
知道,那里可是全大汉首屈一指的富硕之地。往来商队车马不断,云集入各处作坊。琉璃、布匹、木制家具,各个都是受大汉各地热捧的商品,俨然成了大汉最受热捧商品的出产地和集散地。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他的繁华都有些牵强,日进千金还差不多。
更有人言,济南国想找个乞丐都难。连乞丐都没有,能说穷吗?既然这么有钱,想要粮草,何不出资购买?
当然,刘岱并没有把这番话说出来。人家大老远来帮自己打反贼,也应该给与适当的回馈。这是规矩,更是大汉人人皆知的潜规则。若不如此,下回兖州遭难,人家栾奕就不一定举兵来帮了。就算来帮,也要等贼人把你打空了,打垮了再说。当即表示,“岱自会准备妥当,还望子奇笑纳!”
“谢刘刺史相助!此外……”
“噢?子奇还有何事?”刘岱的脸不由向下拉了拉,心想你这栾奕,刚夸了你居功不自傲,怎地又贪得无厌起来。给了粮草还想要甚?
“刺史大人!”栾奕正色道:“此役你我联手大破贼军,俘获甚多。奕想着,可否将这批降卒转交给奕来处治?”
“哦?”刘岱扬了扬眉。他正犯愁该如何处理这批降足。杀吧……屠杀太多,有违天道,他怕损了自己的阳寿。放了吧!这么多反贼抓而复放,岂不成了放虎归山,万一再集结起来反攻兖州那可怎么办。押着吧,白耗粮草……如今,栾奕主动要人,他自然乐得顺水推舟。“子奇若要,只管领走便是!”
栾奕连忙作揖称谢,“刺史大人放心。表奏之时,奕自然不会忘记记上刺史大人俘敌之功!”
116七月的流火
流火的七月,耀眼的骄阳挂在天上让栾奕不由自主的想起后世的热电厂。炙热的光芒烘烤着大地,连空气中的水汽都蒸腾起来,给大地铺上一层虚幻的面纱。
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没有降雨了,平原、山川上的植被失去了水的滋润,变得无精打采的,土地受干燥影响,干裂开来。
今年的青州又是一个灾年,大旱在各处上演。
听济南国那边传来的讯息说,济南国内也是这般景象。不过好在,济南各地地下水脉充足,泉水旱岁不干,再加上济水、泺水、黄河、小清河,多条河流穿国而过,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农业生产一切正常。
烈日照耀在栾奕的铠甲上,将这幅玄铁亮银铠晒的滚烫,栾奕曾做过实验,烈日之下在铠甲上放个生鸡蛋立刻便能煎熟服用。
由此可见,这种天气下穿着那样一幅铠甲,需要忍受怎样一种折磨。铠甲已经不再是保护要害的铠甲,而是蒸人的铜炉,呆在里面什么都不用干,热汗便频频外流,直将内衣浸个通透。汗水随后被铠甲烤干,接着又冒出汗来……如此往复。逼得人每天都得喝大量的水,却一整天撒不出泡尿来。
进入青州以来,教会大军战事不甚顺利。
正应了那句老话,穷乡僻壤出悍民。在帮助孔融解北海之围时,教会大军1万余人与2万余反贼在北海城外展开大战。战事惨烈无比,且在关键时刻,儒士孔融不通兵事,乱打一气,帮倒忙,反倒冲乱了教会大军的阵形。最终,教会卫士死命冲突,奋力维持,赖兵士训练有素,将领勇猛、睿智,最终赢得了胜利。
不过胜也仅仅是惨胜。教会人马折了近三分之一,3000余名从济南国带出来的,忠诚的圣母教徒再也见不到故乡的云彩了。
军队严重减员,不得已下,栾奕只得将5000俘虏添入各营。只可惜,这新招来的降卒无论是素养还是信仰都比教会卫士差上太多,还需多加调教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会卫士。
救下北海,栾奕从孔融处借了不少粮草。这是他身为商人的本性,人——绝对不能做亏本的买卖。
孔融自然也愿意献粮,他虽不通兵事,但也看出那日作战自己失误连连,连累了栾奕。再加上,二人平日里又多有私信往来,算是多年的笔友,孔融亦是颇爱栾奕所做之诗文、小说,相互之间自有一番文人间的惺惺相惜。
是以,孔融连眼都没眨,直接将栾奕索要粮草数目翻了一番,两倍相送。
离开北海,栾奕剑指临淄。这里是青州州治所在,也是叛军最为活跃的地带。
不得不承认临淄反贼渠帅牛昂有些见识。他早就听闻圣母教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力非凡,是以这会儿听探马来报教会兵马齐至,当即决定不与为敌,用坚壁清野之策相对。
以各处沦陷县城为基,又在县城外筑建营盘,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