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他的腰,让他往左侧的古琴琴案下的凳子上坐下。接着入耳的就是青年一向清冽脆鸣的声音:“身体不好,就自觉些,少给人添麻烦。”
他苦笑,自知理亏也不跟青年争辩。
这模样看在包拯眼里,这一片赤诚之心只为大宋基业的忠臣也少不得有些自责。苏徵的衣衫虽说都是量身而作,件件精美,但他那单薄的身体穿什么衣衫效果都差不离,越是华服尊贵,越是让人看上去有些心酸。今日苏徵发丝披散,只着一件简单的书生长袍,寥寥数语仪态风姿丝毫不减刚及弱冠之时傲视东京的风采。但数声清咳,这人刚刚还有几分的神采顿时黯然不少。
他本就心细如发,观察甚微,方才就察觉出苏徵那白皙修长的手摇扇之时的动作亦是不大,这人的身体怕是就从没好过吧……
哎!
可谁让有些事情除了他就无人能做呢?
苏徵靠在背后的琴案上对包拯和公孙策苦笑:“多年交情,我这身体一直如此,你们不用多心,既然老包还未说正题,你们也坐下吧,师弟,让人上茶水果点,等下还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
屋中好似温度一下下降不少,公孙策十分敏感的看了一眼被苏徵用“师弟”相称的青年。
清然瞪了苏徵一眼开门,然后对书房十丈外守着的柳城和展昭招手,待两人上前吩咐完后关门自己找了地方坐着。
苏徵轻轻揉揉太阳穴,面对包拯有些疑问的眼神苦笑,这尊大神确实脾气大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
每次出场先用上面这个表情只能说明一件事儿,老二那个混蛋会出来跟我抢风头= =
多更君白天陪嫂子去医院检查身体,没能白日更新【那个家伙就没有几次能白天更新的!】
于是他写了一晚上到六点钟正好写好一章节快八千多字,本来是一章节的内容,但是这个字数放一章节确实可惜……恩,于是他就很没牙齿的把俺一刀给切了!
扭头,老二被他丢进存稿箱子里了,什么时候溜达出来我也不知道,因为先把我丢出来的……虽然知道老二一定会出来但是不要太霸王我哟,我和老二还是有点兄弟情的!
王爷,您要娶妻?喂,别乱拉我
32
王爷,您要……娶妻?喂,别乱拉扯!
茶水茶点果品由柳城和展昭两人亲自奉上,然后无声退下。
苏徵这直视包拯道:“老包,你刚刚提起我大皇兄,所谓何事?”
他那如炬的目光,让他斜对面的包拯苦笑道:“王爷,你还是先回答包拯的问题吧。”
苏徵端起茶盏微微思考道:“大约,有五六年了吧。我的身体一直不好,先皇去世与太子登基,我都未曾参加,也不知道大皇兄此时状况如何。”
包拯听苏徵此言轻轻点点头,沉吟了下又问道:“王爷,你且直言,楚王殿下是否真的‘有帛?”
苏徵听到此问不由皱眉,手中茶盏上升的袅袅蒸汽,他垂下长睫,闻了闻茶香,“包拯,你问这个所为何事?”声音已然不悦。
包拯拱手苦笑:“王爷,这事儿很重要。楚王他神智究竟还清醒么?”
皇家隐讳若非逼不得已他怎想去打听?只是还是那句话,迫不得已!
苏徵的反应也他的预料之中,他与楚王年纪相差甚大,足有二十岁之多。两人兄弟虽感情浅薄但终究乃是兄弟,楚王也终究是皇室一员,大宋国的王爷,他的兄长!
苏徵好似还在犹豫。
一旁本不言语的公孙策突然开口道:“王爷,楚王殿下乃是您的兄长,有些话您自然不好多说,但如今房中只有我们四人,您放心就是。今日包大人问您这个问题,乃是因为我们在追查南唐余孽的时候发现了一条证据,与楚王有关。”
苏徵的视线顿时从茶水上转移到了公孙策身上。
公孙策见状起身对苏徵拜了一拜,又道:“王爷,我们尚在追查此事,并无定论。而且即使楚王殿下然有何不当之举,我们开封府也只会将证据呈给陛下、太后圣裁,问王爷这些问题不过是能让我们更好判断罢了。”
苏徵用扇子抵着额头,有些无力道:“我那大皇兄乃是我父皇长子,曾为太子后因错被贬为庶人,幽禁在南宫,而那一年本王刚刚出生而已。至道三年,父皇病逝,二皇兄也就是先皇继位,先皇仁厚念及兄弟情谊恢复他楚王之位,此时本王年仅十二,大皇兄也被幽禁了十二年。”
说到这儿苏徵看了眼包拯和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