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人间,车如流水马如龙……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的七夕,江南齐王府里,一片欢声笑语、洋洋喜气。齐王李昪对着满座宾客,哈哈大笑,朗声说:“好兆头,好兆头啊!……”
原来,在“七夕”这个吉祥喜庆的日子里,他的重孙李从嘉降生了;更“吉祥”的是:小从嘉天生异相,“广额、丰颊、一目重瞳。”
李昪生逢乱世,出身贫寒,从小父母双亡,沦为一个要饭的小沙弥,但奋力进取,南征北伐,审时度势,逐渐混到了齐王、太师, “天下兵马大元帅”。他位高权重,把持了朝政,“夹天子以令诸侯”,正犹豫着要不要在晚年称帝。小从嘉的降生,使他大喜过望:周武王是天生骈齿,舜和项羽都生有重瞳,这不正是大吉大利的征兆吗?
3个月后,李昪毅然地逼迫吴王禅位,自称是唐宪宗之子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经过苦心经营,创建了当时最为繁荣昌盛的“南唐国”。
7年后,李昪去世,小从嘉的父亲李璟继承了皇位。
“中主”李璟“音容闲雅、眉目若画,尚清洁,好学而能诗”,聪颖风雅,精通诗词歌赋,可惜身为皇帝,却不关心政事。他继位后常常大摆私宴,醉心于风花雪月、宫廷歌舞之中,与文人们诗酒唱和,朝夕如旧,被伶人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而心花怒放。一次,冯延已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谒金门》送给皇帝欣赏: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璟见了,认为“吹皱一池春水”有影射南唐江山不稳之嫌,脸色一沉,怒气冲冲地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冯延已堆上笑脸,不慌不忙地答道:“老臣此句,未若陛下那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啊,呵呵!”
李璟释然,龙颜大悦。
“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李璟的名句,见于《浣溪沙》词: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
此词沉郁伤感,哀怨欲绝,抒发闺中少妇对戍边丈夫的离愁思念。王国维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暗喻南唐前景黯淡。
南唐的前景确实不妙:李璟与那些轻狂无德、文笔华丽的纨绔文人,如冯延已等人“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委他们以重任,而不重用真正的治国安邦之才,国家已有危机;但他还志大才疏,在冯延已等人的唆使下,竟乘着中原战乱,出兵攻打后周。
结果,南唐惨败而归。李璟“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不得不臣服于柴荣,改称国主,向后周贡纳大量的金银布帛,还将一半江山割让出去。南唐的国势从此衰微,一蹶不振。几年后,李璟在无限惆怅、无限悔恨中抱病而亡。
李璟在世时,曾立长子李弘冀为太子。弘冀生性残暴多疑,毒死了叔叔李景达,对弟弟们也非常警惕。六子从嘉聪颖过人,7岁就能背诵曹植的《燕歌行》,领会古奥深晦的古诗。为避免遭受不测,从嘉很早就寄寓诗词书画、音乐歌舞中,以远离###。
然而,从嘉想远离政治、对皇位不感兴趣,政治、皇位还是硬找上了他:太子弘冀突然暴病身亡,而前4个哥哥都早早去世,按照“立长立嫡”的常理,他理应为皇位继承人。
大臣钟谟支持从嘉的弟弟从善,多次在李璟面前大胆直言,反对立从嘉为太子,甚至指责从嘉“器轻志放,无人君度”。但李璟偏爱从嘉,讨厌听到钟谟的话,一怒之下,更加坚定了立从嘉之心,并将钟谟贬出了朝廷。
李璟去世,25岁的从嘉继承大统。上任伊始,他是很想有所作为的,立刻改名“李煜,字重光”。
煜,是“光明耀世”之意,出自西汉杨雄的《太玄 元告》中的两句话 :
“日以煜平旦,月以煜平夜。”
这个改名,表明他有重振南唐雄风、恢复祖宗基业、成为耀眼君主的美好愿望。
李煜也常常与大臣们议论儒术,表示要效法孔孟,以仁政治民,勉励大家要谨尊“周孔之道”。一次,他与大臣们谈经论史,感慨世风日下,没多少人相信“周公仲尼”的高尚举止,遗憾地道:“周公仲尼,忽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