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现在我时间多点了,我请了两个护工轮流来照顾她。谢谢你总是记得我的股票。”
“不用客气,你要注意身体。你回去吧。”
赵军按计划前往原湖县,以便了解海峡大桥修建拆迁征地及其他准备工作。
赵军的车平稳地行驶在去原湖的路上,司机开车。赵军坐在宽大的后排,闭目养神。赵军喜欢如此坐车的感觉,思绪漫天飞舞,自由自在地想工作,偶尔想一点其他事情。
这是路途中的自然时间消耗,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但是时间对人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时间质量却大不一样。
赵军看重与珍惜时间,常常在家的时候是一边看报一边看电视,他对刘依琴推广时说可以大大地节约时间。刘依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真不错,几乎可以做到两不误。
然而此时,赵军想认真思考待会和李大各县长商量海峡大桥的事情,内心却难以平静。上午快下班时,收发室送过来一份特快专递,竟是谭放如来自北京的信函。撕开封皮,一股淡淡的清香飘然而出,宛如谭放如朝自己走来时那相伴而至的一缕微风。
展开那富有女性柔情的信,洁白的绢纸上谭放如雅致的手写体花样般呈现在赵军眼前:难忘那曾经阴雨绵绵时节,走在你的身旁。想念你的感觉,是晴朗的天空!写一首小诗《在雨中》给你,追忆那些飘雨的日子。
“一颗种子/突然间在雨中萌芽/沐浴寒冷的北风/夹着绵绵冬雨/轻轻拍打我的脸/漫透我的肌肤/在雨中/你是一个精灵/像梦一样潜伏在我的四周/你随时或是丝般的将我缠绕/或是火般的将我燃烧/在雨中/是你搅动我幽幽的心/你亦像这雨/忽忽的从天上掉下来/无端的惹起一泓春水”
赵军喜欢读诗,也喜欢写诗,还曾经帮一个男同学写过情诗。那同学后来告诉他,拿着他写的诗,同学站在月光中桂花树下给心怡的女孩声情并茂地朗诵。女孩大笑不已,以极其喜悦的心情对他说:我的宝贝呀,你就不要念了,你的诗,不是你写的,一听就是赵军的风格,并且不适合大声读出来,只适合一个人看,静静地用心去品味。
那个女孩轻轻地用手连续点击着同学的胸口,“不过,尽管你是请赵军写的,但你有这份心思就足够了。哈哈,赵军想,这追女孩子还真有意思,你看同学这女友,也是他后来的妻子明明知道是人家写的情诗,也心花怒放。
第15章 县长李大为
“处长,轮渡刚过去,我们可能要等上半小时,你出来透透气吗?”司机说话间已经帮赵军拉开了车门,也打断了赵军的回想和思索。对大学往事的回想,赵军充满了快乐感,对谭放如鸿雁传诗的思索,却不象他一贯的思维敏捷。
“嗯,行。”赵军从座位上挪出来,恣意地伸展了他的腰,司机的右手放在车门上沿。赵军站起来,走到趸船的甲板上,能够清楚地看到海峡对岸的原湖县,此时海风不大,海浪温顺,涛声轻轻的,象极了浪漫的小夜曲。
赵军想,只有尽快修起海峡大桥,才能够缩短原湖海岛与大陆腹地的距离,才有可能真正加快原湖前进的步伐。
轮渡的进度很慢,有人失去了耐心。站在赵军附近的两个人在说着牢骚话,因风浪不大,他们的对话很清晰地飘进了赵军的耳朵。
一个年轻点的人说:“这看上去不过二、三千米的海上距离,轮渡一折腾,却要花上个把小时,真是费时、费力,更费心。我不知道老板为何会打算去原湖搞什么考察,一点眉目都没有就派我们来选址调查。”
旁边的中年人接口道:“老板不是说了吗?云水市的五年规划已经由国务院批准,这个地方要建海峡大桥,你想如果桥建好了,这几千米还会这么麻烦吗,不过就是几分钟的车程。目前原湖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发展,所以机会与潜力就很大,它的海产品生产与加工、沙雕旅游、水仙花种植等,都有着许多可以开发的理由,所以从理论上说,原湖应该有许多可行性项目。”
“规划是不错,可是我不相信这里能够在五年内建起一座大桥来,现在的政府部门呀,喊口号、空谈的时候不少,真正干起实事来,就象蜗牛。我们只是长个耳朵听听,多做做梦吧。”
“你年纪轻轻,为何这么多不满呢?凡事都要乐观点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当然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我说老王,你是共产党员,可为何从国营企业跑到民营企业来呀?”
“这不是自由流动吗?”
“还自由流动?你那单位倒闭破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