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这样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一个月明之夜,他豁然开朗,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祖释迦牟尼(Sakyamuni),意思是能仁寂默的“释迦族的圣人”。佛经称,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众生脱离苦海者,为菩萨。
释迦牟尼创设佛教,他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超越物质世界的富贵与喧嚣,修行得道,为人间解脱关于生老病死的精神情结,被尊奉为人间佛祖。
英雄不问来历。从小男孩到大丈夫,需要刻苦磨练,战胜苦难坎坷,超越安乐束缚,修炼出伟大的人格精神基础,才能担当家国责任。
进入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你可以忘记家庭背景,不计来历出身,你必须记住自己是男孩,是锻造大丈夫的泥坯。
男孩教育,人格成长是关键(1)
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人格健康成长,对于每个孩子教育都是关键所在,对于男孩尤其重要。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男孩需要承担家国责任。虽然,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权,婚姻平等,但是,受历史传统影响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在一定时间地理范围内,女孩比男孩多了人生选择的可能。男孩,是一种乔木,只有长大成材,出人头地,才能拥有自己生存发展的天地,看到阳光,吸收雨露,享受清风明月。
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是生为男孩的人生使命,也是身为父母的天大责任。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受托行使家长的责任,承担着这种天大的责任。
穆栋是个初中二年级学生,舅舅把他送来时,他是一个作业从来不做,考试经常溜号,甚至有过与高年级女同学一起过夜的经历。他的年龄已经超过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接受范围,但是,鉴于他比较特殊的家庭身世,训练中心破例接纳了他。
星期天下午,他正式进入西点。在接受一系列基础检验后,结果显示该生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不具备正常的学习心理。只有进行必要的心理矫正后,才能有效遏止其扭曲的人格倾向,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万老师随即与其舅舅取得联系后,家长完全同意并愿意配合西点的处理意见和矫正方案。
第二天一早,穆栋舅舅到学校教导主任那里办理了请假手续。同时,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与学校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每天告知课程进度和家庭作业信息。留在西点的穆栋,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较量与挣扎。他必须接受一个观念,读书是现阶段自己的责任。
星期一早晨,他和其他同学一样起床了。懒洋洋地参加锻炼,洗漱。早饭后,他背起书包要去上学。
“从今天开始,你就不要读书了。”万老师用激将法对他说。
“怎么可以不读书呢?”穆栋似乎意识到环境变了,情况也变了,强作镇静地反问。
“你本来就不想读书,也不好好读书,背着书包去混日子,浪费时间干什么呢?”对待个子已经很高的男孩,该计较的时候必须斤斤计较。因为他们宁愿接受平等的计较,最反感居高临下的教训。
穆栋回到了小教室,自己坐在那里。万老师给他的指令是,你可以看书,可以做作业,就是不能玩游戏,不能看电视,也不能打电话。你什么时候做好了作业,什么时候吃午饭。如果不做作业,就不要吃午饭。
整个上午,他都没有做作业,呆坐在那里,东张张,西望望,上上厕所,喝喝水,始终没有打开书包,更没有碰一下课本和作业。到了中午时间,万老师在外间电话联系其舅舅同意之后,没有让他吃午饭。这样,一直熬到下午三点钟左右,他饿了,跑到厨房找东西吃。
膳食员问他想干什么?他说想吃面条。
“没有东西给你吃的,你要吃饭必须有万老师同意。”得到这样的回答后,他说那吃点瓜子可以不可以?
“不可以,没有东西可以吃的。”所有的门缝都关起来了。
“那我做作业可不可以?”他知道了问题的严重,开始软化,转变态度。
“你做作业,马上就能吃东西。”膳食员把政策告诉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动作敏捷地打开书包,开始做作业。同时,也获得了渴望的一碗面条。
这是一个虽然沾染了一些恶习,但胆子不算很大,性格绵中带懒的孩子。第一步方案用激将法,控制其欲望满足,见效了。
然后,万老师再跟他沟通:“作业,目前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完不成不要紧。”因为他缺课太多,无法全部完成已经拉下的作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