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外工作了近15年。洪晃顿时成为名人。
对个人背景——包括家世、出生地、早期生活和求学经历、师承、工作资历——的看重,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奇特的现象。对那些有显赫背景与资历的人,人们总是另眼相看,并给予更多的尊敬、信任,更好的条件与机会。以洪晃为例,虽然她经常大声疾呼“我不靠家庭背景吃饭”,但如果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与传奇性的留洋经历两大光环,她的受关注、受欢迎程度会弱化很多。
不能说这种社会心理完全没有道理。比如某人家底丰厚,他担任领导职务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动力可能会少一些;某人祖辈、父辈是社会名人,他在担任公职时可能会产生某种“不辱家风”的使命感;某人曾在某个重要机构任职,可能说明他具有一定的素质、能力,也可能他从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但很多时候,这种观点纯粹是出于“想当然”的推断、“爱屋及乌”式的情感转移,以及存在于人们心中天然的等级观念,似乎上等人(哪怕跟上等人有一点关系的人)理所当然应该受到优待——“人家是名门之后啊!”比如,某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曾为某中央首长担任保卫,某人原来的单位领导是一位大人物,某人的爷爷是有身份的人,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就享受到某些优先权利。与此相对的是,那些所谓“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前不久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暴发户”、“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土鳖”,则是很多人轻视、怀疑的对象。
有这样的社会心理做基础,也就怪不得那些有着光辉背景的人克制不住向别人显摆的欲望。尽管他们有时装出要刻意隐瞒的样子,但仍然时不时会透露一点儿,内心的优越感溢于言表。这些信息无不在提醒着他人:我“出身名门”,我是“有来头”、“有资历”的人,应该受到重视与优待。
家庭出身是主要的炫耀对象。新中国建立后,传统的出身与门第观念受到批判,不过,又由另一种血统论取而代之——只有“红五类”的出身才算“根红苗正”,才是值得放心的“接班人”。当然这种“反等级”只是昙花一现的表象,正统的血统观念、精英情结仍然根深蒂固。“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和机关大院的孩子格外趾高气扬;“文化大革命”后,城里人看不起乡下来的,大城市看不起小地方来的——即使这些人比他们有钱有名,已获得了和他们一样的身份证编码。很快,出身富贵之家、书香门第,再度成了一件让人羡慕、值得声张的事情。公关策划人王力(王恩波)在初入职场时,就搬出自己的外祖父傅作义;潘石屹虽然一再说小时家境贫寒,但还是清楚记得“爷爷当年曾经是黄埔军校的军官”;足球运动员谢晖“拥有八分之一英国血统”,这多亏他的曾祖父娶了一位英国护士……
歌坛怪才雪村刚出道时,其貌不扬,性格乖张,走的又是平民路线。很多人对他并不看好,以为是哪个山包里冒出来的愣小子。雪村适时地透露他是文艺界某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之子,又坚决不肯说出其父亲的名字。不过大家很快知道了他父亲是谁,雪村也很快被圈内人所接受。
在西方社会,有钱人是否真正能够进入“上流社会”,还要看他的钱是“旧钱”(old money,指经几代经营得来的钱)还是“新钱(new money,指靠自我奋斗一下子暴富得来的钱)。如果他手中的钱属于“新钱”,那么他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属于按家庭经济状况划分的“上层阶级”,暂时还算不上是“上流社会”的人。
形象设计师英格丽·张认为,身世观念是“人们血脉里的东西”。她在一本书中写道:“成长于宽松、经济有保障的家庭的孩子,会对生活中一切都容易满足。他们易于按社会的标准行事,会表现得自信,有安全感、善良、大方、宽容、开通、缺乏野心,因而易于与人合作。他们看待世界人生的眼光与贫困中长大的孩子不同。”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身(背景)(2)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富足和稳定,家庭出身越来越受到重视,身世的“魔鬼”正迅速复活。很多跨国公司、投资银行在中国选择高管,优先选择的就是所谓名门之后。现任新浪网副董事长的汪延,1996年从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加盟新浪前身四通利方公司,职业生涯一帆风顺:1999年出任新浪网中国地区总经理,2003年,时年32岁的他兼任该公司CEO。人们认为,汪延的留学背景特别是家庭出身,让他在事业发展初期得到了格外重视——他的父亲汪华是中国首批驻法外交官,爷爷汪德昭是中科院声学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