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大门户网站和一些电子商务、娱乐网站获得了大把大把的风险资金。新浪和搜狐先后在纳斯达克登陆上市,使得第一批“大胆吃螃蟹”的风险投资商如老虎基金、高盛获得了高额的回报,从而诱使更多的风险资金进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虽然偏安于杭州一隅,也是它命不该绝,受益于全球大好形势,获得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批国际风险资金,当然马云也不得不接受了对方提出来的苛刻条件。
不过,马云的思路很清晰,他自信满满,坚信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前途无限光明,所以,他希望在获得投资的同时,还能得到比资金更重要的附加价值。基于这一考虑,高盛的国际地位、经验和实力打动了马云。
后来软银进入阿里巴巴的这一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延续地反映了马云的这一融资观。
在此之前,孙正义已经投资了新浪、网易、当当网,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而且,后来那场令人谈之色变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危机此时还没有征兆,孙正义很自信,此时他手握着丰足的资金。1999年10月,软银中国基金正在筹建,负责人为薛村禾。孙正义选择在这个时候再次来到了中国,不仅仅是为新建的软银中国基金公司道贺助威,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想看看中国的本土企业。所以他请摩根士丹利公司帮助安排,找一些公司来谈一谈,希望从中筛选出一些好苗子。到场的大概有10个公司,都是跟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其中就有阿里巴巴。
第8章 与马云结缘(2)
应约而来的马云其意不在获得孙正义的投资,他并非未卜先知一场行业的危机就要凶猛袭来,但是他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孙正义在当时已经有“电子时代大帝”的称号,这大半来自于他在投资雅虎上的英明决断,并使得他在中国创业者们的心目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马云十分崇拜杨致远,对孙正义的仰慕当然在所难免。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双方给彼此留下的印象都不错。
在那短短的传奇的6分钟里,打动孙正义的不仅仅是阿里巴巴的模式,更是马云这个人。他们之间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马云刚回到杭州,孙正义的代表团也到了。他们行动“诡异”,在马云的公司东瞅瞅,西瞧瞧,然后一言不发,回去了。后来马云才知道这一工作主要由软银中国的负责人薛村禾负责。
9年后,在一个云集了几千名电子商务精英的大会上,孙正义面对台下众多的阿里巴巴的客户兼马云的崇拜者们这样说:
我看到他(马云)双眼冒光,闪动着渴望成功的梦想和Passion(激情)。
这个已经被大家猜测了近十年的谜团,被孙正义轻轻巧巧地揭开了谜底。
当时我遇到了你,那个时候你也是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利润。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仅仅是刚刚起步。你和今天一样瘦,我可能重了一点。但是你的眼神闪闪发光,我觉得你也和杨致远一样的疯狂,所以6分钟我就决定对你的公司投资了。
孙正义本人亦是梦想疯狂的追随者,并且以一种激情四射的干劲实践着他的“世界第一”的梦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同样特质的人必然会获得他的青睐。比如杨致远,比如马云,无不是这样。
阿里巴巴团队是一支素质非常高的团队
6分钟就获得2000万美元似乎是一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其实不然,尽管风险投资有风险之名,却一向对风险有着苛刻的审慎态度。6分钟的台上热闹,背后却是精心的调研,也就是说市场调查、尽职调查、宏观预测、团队了解等程序一个也不能少。
1999年先后的中国电子商务正是红红火火的时候,而成立于2000年初的软银中国基金在得到软银和UT斯达康共1亿美元的注资后,开始四处出击,寻找可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在内,软银中国基金当时一共和四家中国公司接触过,每个公司都看似前程似锦,每个人的故事都无懈可击,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软银认准了互联网行业的可作为,但是面对多个选择,要判断谁将是最后、最大的赢家,凭什么赢,还需要做深入的调查。
尽管孙正义愿意一掷千金,但软银日本总部似乎并不愿只押宝阿里巴巴,还想在这四家公司中再投资另外一家,并且打算让软银中国基金跟进。负责这一项目的薛村禾团队在调查了阿里巴巴回来后,向总部上交了一份报告说,要投就只投马云一家。
薛村禾是UT斯达康的创办人之一,他经历过该公司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1999年,薛村禾辞去U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