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1/4 页)
敏芝一边抄账册一边借口:“所以我说,大清需要之下而上的严密的审计制度。京官穷,皇上做皇子的时候就体会过了,地方官刨去孝敬和贪污,他也是穷的,掌握的权利和所得的报酬极度不平衡,贪污是理所当然的,哪个朝代没有贪官?只不过群贪得这么厉害的,很少见而已。”
“群贪……这个词好,就跟潜邸的时候,你说两江的贪官多得好像春天的蚜虫一样好治虫的根本不在药,而在毁灭他的生存环境,培养它的天敌。农桑如此,政道亦是如此啊”敏芝搁下笔,揉揉发酸的肩膀:“是啊是啊,皇上英明神武,一早有治虫的法子了不是?”
胤禩放下手中的折扇,亲自过来给她捏肩:“朕的点子,哪有你的多,朕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第三百七十五章 琐事(一)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七十五章 琐事(一)
德昭五年十月,圣驾回京,即刻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 然而,谁都知道这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距离康熙六十一年已经过去五年了,五年里诸多的人事变动已经很难将责任追究到某个个体身上了。
当然,朝廷的追查重点是两江,许多前任和前前任捞足了资本的官员都被抓出来抄家并游街示众。当然,白家庄住着的曹李两家幸免于难。仅一年的时间,被抓出来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还不算已经卸任被抄家贬为庶民的。
因为抄家抄得多了,跟着去核实家产的御史大夫并师爷们就被抓出来单独形成了一个部门,定名为审计署。各省定两级,分别为正三品和从二品。平时受总督和巡抚辖制,总督有有权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大小官员进行审计。但到了每年的十一月,也就是吏部考评月的时候,朝廷会亲派国字号审计小组,奔赴全国各县市进行国审,这个时候,地方审计署直接对朝廷负责,一旦有亏空或账目不符。所涉官员就地革职抄家,绝不宽待。
有罚就有奖,德昭五年,和清查钱粮的谕令一起颁布的,还有涨工资的消息,宣布取消工资中禄米的部分,全部折合现银发放。另外,官员的基本工资也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两倍。而且,所有朝廷命官不分地域,工资水平一刀切,京官是多少,地方官就是多少。从理论上消弭了京官穷地方富的基础。
胤禩是吏部出身,当年没少和胤禛争取官员工资的问题,怎么涨以什么名义涨涨多少,他心里有数,一切都成竹在胸。
有了审计制度,又有了革新过的科举制度和军队选拔制度,胤禩这个皇帝,做得相对就轻松了许多,加上从德昭元年到德昭五年,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不但让他体会到了皇阿玛的辛苦,也体会到了皇阿玛的专权最后害苦的是他自己。
某天,胤禩歇宿永寿宫,敏芝服侍他沐浴的时候,赫然发现他的鬓角已有了斑白的痕迹,顿时惊声尖叫:“皇上,皇上竟有白头发了”胤禩还以为她要说什么,一听这一句,没好气地说:“这也大惊小怪,你以为朕像你似的,朕哪儿有闲工夫成天跟头发较劲。”
敏芝却不以为然:“皇上正值不惑之年,怎么能这时就有白头发了呢?定是朝务太多,又通宵达旦的,这才……”刚想说“未老先衰”想想不妥,又咽了回去:“皇上当以龙体为先。”胤禩叹了一口气:“还是在江南那阵子闲的久了,再捡起来更加觉得累。”
“连累你也陪着朕一起熬着……“胤禩的这句话让正在给他梳头发的敏芝手顿了一下:“皇上说的什么话,我每日的操心的,不就是后宫那点事儿,如今孩子们一个个都大了,眼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立业,皇额娘身康体健。我开心还来不及,怎么能说是熬着呢?说到这里,敏芝也补了一句,今儿早上景阳宫来报,说是汪常在有喜了。”
“你思量着办,回头给慈宁宫报个信便是。”胤禩随意说了一句:“今儿十三弟和十五弟上请罪折子来了,两年前,他们的禁足就该解了的。”
敏芝一听说十三和十五,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皇上准备怎么安排他们?”“给十三一个贝勒,送他去松花江治军。十五才麻烦,文不成武不就的,干什么好呢?”“十三弟有腿疾,你送他到东北……”敏芝到底是心软的。
胤禩就看不得她这样,轻啐了一句:“你怎么还关心他,潜邸的时候,是谁被他气得脑袋顶上冒烟气儿的?一转脸全忘了?”“是我……”敏芝很没骨气地小声认错:“对不起……”听见老婆认错,胤禩满意了,问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