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安装地点离登月舱大约25米,这是离登月舱离开起飞时的安全距离。奥尔德林两只手提着两个仪器,径直朝目的地走去。
这两个仪器是科学家针对月球专门设计的,目的是对月球进行初步的测定和考察。月震仪是用来对月球内部的震动现象进行记录的,月震是月球上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为了仔细弄清楚月震的发生规律,科学家在月震仪上装了太阳能电池,通过日晒电池所产生的电流供给月震仪的四个精密仪器。仪器内部的电子设备是用来记录月震的。它的灵敏度极高,宇航员离开一步也能测出来。记录的月震波用无线电送回地球。月震仪在地球上重45千克,但在月球上仅重千克。它将在这里工作两年以上,向地球上的科学家报告此后两年坠落陨星或火山爆发及任何物理干扰所造成的震撼。希望这种报告可以对月球的构造研究提供线索。激光反射器是用来观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及其变化的。它的大小与手提包差不多。它由100个水晶棱镜浇铸在一块方形底板上,纵横各10个排列起来所构成。从地球发色后的激光被这个反射器反射回去,可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准确距离。科学家可以根据此发现地球至月球的极小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表示重力是否减弱,或者是大陆移动等。此外还可以比以前更精确地测出月球的大小、形状、内部成分,它的运动,地球上1日的时间长短,地球两极的运动等。
人类的足迹(3)
由于有地面的训练基础,没过多久奥尔德林便准确地安装好月震仪,此时阿姆斯特朗已经把激光反射器安装在离地震仪3米左右的地方。两个仪器的安装,总共才花了大约20分钟。月震仪的首次记录就是安装完月震仪刚刚走开的宇航员奥尔德林的脚步声。
在安装完这两个仪器之后,他们开始专心来采集岩石样品。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和前一次差不多,只是他们这会儿将使用一个叫做采样器的空心金属管子,奥尔德林将这个家伙打进月面,采集里面的石土。几厘米厚的粉状沙石下层非常坚硬,他们费了很大的劲,好不容易把管子打进13厘米深,采集了这一层面的样品。他们相信这些样品对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会更有用。最后他们把所采集的样品。装在两个铝制的标本箱里,盖上盖,用四条金属带加固,通过升降机压力的加压,用聚乙烯塑料密封。最后一项工作是收起了太阳风的铝箔。奥尔德林将它装进包里,准备带回地球。
该到返回的时刻了。大约凌晨1点,奥尔德林第一次离开月球。可以想象的是他有多么的不愿意啊。
当奥尔德林配合阿姆斯特朗将他们的成果转到舱内以后,回头深情地望了月面一眼,然后迈步踏进了“鹰”舱。在奥尔德林回舱后不久,阿姆斯特朗也返回了登月舱,和奥尔德林一样,他同样舍不得这里。
整个返回舱内的过程大约持续了将近20分钟。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此次在月面的工作,共采集到了22千克的样品,月面活动时间为2小时31分40秒。丰硕的成果让地面工作人员都为之振奋。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已经远远超过了预定的量。
此刻他们俩坐在舱里,默默地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宁静,阿姆斯特朗微笑地看了看奥尔德林,同伴会心一笑,他知道此刻他的指令长在想着什么,其实他们的心情都差不多。
关闭舱门之后,需要给真空的“鹰”舱里充满氧气。当这项工作做好之后,俩人便脱下了在外面行走时穿的太空服,这一下子显得轻松多了。接着俩人开始整理从月面收回来的东西,进行分类与打包。另外还将返航时多余的东西分开,为了使返回时舱内尽可能地减少东西,以减少燃料消耗,他们准备将不需要带回地球的物品直接扔在月面上,如背包、摄影机、套鞋、支臂架等。扔掉这些东西的时候“鹰”舱不远处的月震仪很负责地记录下了这次很小的震动,地面很快便收到了信号。
扔完那些无用的东西,他们又重新关闭了舱口,使船舱处于内压下。此时,从降落月面以来,两位宇航员已经在月面连续工作了长达15个小时,连眼皮也未合过。他们感到非常疲倦,准备吃一顿饭后,好好地睡上几个小时。他们打开自动报警装置,开始睡觉。可是两位宇航员没有睡好。狭小的登月舱连个躺着的地方都没有,阿姆斯特朗坐在发动机的罩子上,头和后背靠在舱口盖上,脚搭到挂在支柱上的绳套里睡着了。奥尔德林在地板上找到一块小小的平地,蜷曲在那儿睡觉,此外,拉上窗帘,遮住光线,寒冷难熬。打开帘子,虽然暖和了,但又亮得令人睡不着。难受的姿势和寒冷的温度使他们难以入睡。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