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子。与人谈话,袁世凯常把袁甲三、袁保恒挂在嘴边,对自己的父亲袁保中和嗣父袁保庆,反倒极少提起,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他是名门之后,是个大有来历的人。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与吴长庆的交情非同一般。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清军开入,张謇为吴长庆起草了《条陈朝鲜事宜疏》;兵变被平息后,他又替吴长庆撰写了《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朝中“清流”的赏识。袁世凯因为出任赴朝开路先锋,加之有吴长庆、张謇的宣播,名声也大起来。渐渐的,张謇与袁世凯都成了吴长庆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吴长庆也常把“文有季直,武有慰亭”挂在嘴边。张謇、袁世凯都成了吴长庆的心腹。
袁世凯进入王宫,依礼拜见国王。李熙大喜,一面命人给袁世凯上点心,一面说道:“袁司马,李中堂的函文到了,加派你为本王训练新军。为尽快见成效,本王决定派遣心腹爱将金允植配合你。有什么事,你尽管和他商量。袁司马,你能不能先和本王说说,上国是怎样练兵的?”朝鲜的官制完全按着大清的模式设立,大清有什么官,朝鲜也有什么官。所以不用深问,一看袁世凯的顶戴补服,李熙马上便知道袁世凯的官阶是同知。那时人们习惯把同知称为司马。
二 靠山大作为才大(3)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袁世凯忙起身道:“王爷容禀,说起练兵,哪是一两句话便能说明白的事呢?总归是由小变大,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我国现在有兵几十万,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见袁世凯不肯直言相告,李熙只得把金允植传进宫来,吩咐道:“上国命袁司马为我国训练新军,你要全力配合,不可敷衍了事。你到过天朝上国的天津,受过李中堂几次教诲,相信这次练兵,你也能练出成效。”
金允植马上弯腰说:“臣领命。袁大人是天朝大官,见过大世面。他想怎么办,臣便怎么办。”
第二天,在袁世凯的强烈要求下,朝鲜先在三军府成立了一个归国王直属的督练公所,搞出了一份募勇和练兵规章,然后便在金允植的配合下,先为李熙招募了一营人马。不久,朱先民和何增珠也为李熙招募一营。两营人马均取号为“新建亲军”,分左右两营,所有枪支弹药等武器装备,都由大清国北洋供给。计有铜铸开花大炮十尊,来福枪一千杆,还有帐篷、子弹、军服,最后连袜子也管李鸿章要。左营驻三军府,由袁世凯与王得功负责训练;右营先驻东营,后移到南别宫,由朱先民、何增珠二人负责操练。两营采用的都是湘军的训练办法,并无新意,但这已让孤陋寡闻的李熙大开眼界了。
当年十二月,国王李熙在满朝文武的陪同下,登上春塘台检阅由袁世凯、王得功负责训练的左军。先是跑步,但听一声号令,全营跑动,起落步伐划一,声音甚是齐整;然后是挺身放枪,放着放着,忽然又单腿跪地,双手端枪,但见红旗落下,枪声顿起,非常清脆。李熙越看越高兴,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收队以后,李熙对袁世凯、王得功大加封赏,不过是黄白之物。又单把袁世凯请进密室,说道:“本王已经访听明白,天朝给下国派了四位练兵教习,真正会练兵的,其实只有司马一人而已。本王主意已定,决定从江华沁营旧军中选调一百名士兵,作为精锐,由司马亲自训练。一旦练成,便分拨下去,任为教习,替本王在全国练兵。司马以为如何?”
袁世凯眼珠转了三转,当即答道:“王爷容禀,非是世凯不允,实在是王爷所议,的确有诸多窒碍难行之处。王爷试想,一百名士兵,按着优胜劣汰的制度,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挺到最后的能有几人?恐怕连一半都不到。”一听这话,李熙急忙抢着说道:“司马大人,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你认为此次应该选调多少人才敷使用?你大胆说,本王听你的!”袁世凯一锤子定音:“最少一营五百人,若能选调一千人更好。”
李熙摇头说道:“一千人,饷从何出?——还是先选调五百人吧。由司马亲自训练,等条件好转,再酌情扩充吧。司马以为如何?”袁世凯一笑道:“一营虽少些,但王爷既然主意已定,世凯自无话说。王爷,这一营人马称呼什么好呢?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便理不直。”一见袁世凯要滔滔不绝,李熙急忙说道:“就叫镇抚营吧。司马以为名字够不够响亮呢?”
“响亮,着实响亮!我家军门大人若无事,世凯月底就到江华去挑选镇抚营兵丁。”
李熙点头应道:“本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