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情不是那么简单,他极可能已经被崔圆收买。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平静地说道:“二哥,恕我暂时不能答应你,事关重大,我须仔细考虑清楚。”
张若锦眼皮微微一合,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三弟,那你就好自为之吧!”
。
夜深了,一辆马车急速地驶过大街,右一转,拐进了一条狭窄的小巷,约莫行了百余步,马车在一处小门前停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确定后面没有跟踪的人,马车门开了,戴着一顶斗笠的张若锦从马车上下来,敲了敲门,门开了一条缝,张若锦取出一只铁牌,在门缝处一晃,随即一闪身进了小门。
张若锦被引进一间小屋,屋里没有点灯,一名年轻的女道士正负手凝视着窗外的月亮,明月尚未满盈,月光如淡蓝色的流水,倾泻在她的脸上,仿佛美玉一般的晶莹剔透,她浑身上下不带一点人间气息,就宛如月宫的仙子失落人间。
张若锦上前拱了拱手道:“李先生,下官已从张府回来。
他虽是正四品刺史,但在她面前却摆不起半点官架子,不仅仅是崔圆下令要绝对服从她的指挥,更主要是这个女人狠毒无比,杀起人来眼睛眨都不眨,她一到太原便杀了五个轻视她的襄阳供奉堂高手。
“他们二人答应合作了吗?”李翻云淡淡地问道。
“王烟萝问题不大,主要是张若锋,看得出他对相国偏见颇深。”
“不是偏见,而是他心里很明白,那封信呢?”
对方凌厉的目光使张若锦的额头上开始冒出密密的汗珠,那封信张若锋死活不肯再还他,他事后再去要,可张若锋却说已经撕毁了,他有些心虚地说道:“信已经被他当场撕掉了。”
“是吗?”李翻云盯着他,有些不相信问道:“你亲眼看见他撕了吗?”
一种被审问的耻辱强烈地刺激着张若锦,他的腰忽然挺直了,冷冷道:“五年前老夫是大理寺卿,现在我是堂堂上郡刺史,我说话连相国都不会质问,李小姐,你才多大?”
李翻云并不回答他,她傲慢地一笑,缓缓走到案几前拾起上面一封信道:“我唯一不敢质问的就是崔相国,连这样的信在几年前都准备了两份,这种深谋远虑让人敬佩。”
张若锦听说还有一封信,他微微松了口气,也缓和了语气道:“那就把这封信就交给我吧!”
李翻云却轻蔑看了他一眼,她拉了一下旁边的细绳,一名干瘦男子应声而入,“参见李先生!”
“你拿着这封信去张若锋的房里,让他畏罪自杀!”
张若锦大惊,连忙阻止道:“张府夜里戒备森严,外人根本进不去。”
李翻云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有你在,难道还进不去吗?”
第一百零一章 争夺家主(三)
日一早,有人来向张若锋汇报族中之事,却忽然发现都已上吊自尽,此事立刻震动了张府,张若锋掌管族权十几年,就是代理家主,他这一死,张家就仿佛塌掉了半边天,立刻有族中长辈报告了太原尹。
随即太原尹韩延年及晋阳县县令率衙役、仵作亲到张府察看情况,很快便下了结论,张若锋夫妻确实是自杀,没有他杀的迹象,但在他房中发现的一封信却使得韩延年立刻命令官府退出此案,与此同时,张府宗人堂的长辈们也严禁府中之人谈论此事,企图将张若锋自杀之事尽量淡化。
但事情越是掩盖,私下里各种小道消息就越是传播迅猛,渐渐地,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那封信的上面,那里面极可能有张若锋自杀的原因,信里到底是什么内容?
中午时分,另一件让人震惊的事件又突然发生了,已经死去的张若锦竟重新出现,他并没有死,只是受了轻伤,他一到张府便立刻接管了府中大权,一道道指令发出去,命令在河东各郡为官的近百名张家族人火速赶回太原本宗。
一桩接一桩的大事纷至沓来,张府上下充满了暴风雨即将到来时的寂静和沉闷,紧张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
三天后,一辆马车在数百名士兵的护卫下,远远地出现在了太原城西南三十里外的官道上。
他们正是日夜兼程赶来地张若镐一行,虽然从那女子的口中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但他们出现的本身也就意味着崔圆已经采取了行动。
太原城此刻已经不会风平浪静,离太原越近,队伍也就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张焕催马到张若镐的马车前道:“家主,不如我们先到军营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