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家常,聊得热火朝天,如果不是一个输液的瓶子那么明显地挂着,根本看不出这是医生在为病人治病。
中堂的门一直敞开着,我坐在院子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村民走后,我问村医:”“刚刚那个人怎么了?看起来不像得了很重的病。
村医回答:“没大毛病,普通感冒发烧。”
“一定要输液吗?吃点退烧药不行吗?”我问。
“吊水来得快,病人自己也要求吊水。”他答。
我本想和他说“普通感冒发烧不应该滥用输液,所谓吊水来得快不过是暂时控制了发烧的症状,并不能把普通感冒病毒从身体里清除出去”之类的话,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这是村医和村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我一个外地游客的话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这样想想也就忍住了没说。之所以在这里记录下这件事情,是想道出一个无奈的社会现实:在媒体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普及滥用输液有风险的今天,中华大地几乎每个角落都在继续上演着滥用输液的剧情!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你无力改变某些不良医疗现状,那就试着改变自己,用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先把自己武装起来,弄清楚自己经常得的小毛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以便能及时规避在这些小毛病上被滥用输液的风险。
抗生素注射液和普通感冒治疗,风马牛不相及
滥用输液最经常发生在治疗小病普通感冒上。
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学龄前儿童每人每年患普通感冒的平均次数是5~7次,成人每人每年患普通感冒的平均次数是2~3次,由此可见,普通感冒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得的疾病,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疾病。按理说我们应该最懂这个病,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弄懂普通感冒是怎么一回事儿,因此滥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普通感冒的例子才会比比皆是。
普通感冒在医学上的名称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上感”),上呼吸道包括鼻、口、咽、喉,也就是说从鼻子到喉咙这些部位的急性感染都算感冒,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发烧、头疼、嗓子疼、咳嗽等,明确的致病原因就是病毒感染。
随着普通感冒病程的进展,有少数病人可能会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是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时才用,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普遍提前预防性使用。事实上,感冒后是否会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取决于入侵身体的病毒的毒力以及被病毒入侵的个体的自身免疫力,和是否提前使用抗生素没有半点关系。前文说过了,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等致病菌感染的,对病毒没有作用,因此用抗生素输液去治疗普通感冒属于滥用抗生素行为。这种滥用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前文也已经讲过了。因此我们应该对滥用抗生素治疗普通感冒坚决地说“不”,对以输液的形式滥用抗生素更要说“不”。
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不治感冒
或许你会说,现在明白了,抗生素是杀细菌的,不能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那用抗病毒的药去治疗普通感冒应该对吧,所以普通感冒咱就输抗病毒的药吧。很多人这样想也就这样做了,因此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在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有市场,广泛滥用于治疗很多与病毒相关的甚至可以自愈的疾病(像普通感冒、轮状病毒感染等)。最触目惊心的是有些哺乳期的妈妈因为普通感冒也被输了利巴韦林注射液。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是在网上遇到一位哺乳期妈妈,她留言问我输完多久能哺乳。
我从事药师工作十几年,从来没接触过利巴韦林的注射液,我工作过的几个药房也都没采购过这个药品。于是我上网去查中文说明书,发现说明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利巴韦林有少量药物由乳汁排泄,且对母子二代动物均具毒性,因此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需暂停哺乳,乳汁也应丢弃。”单看这一句,似乎只需在用药期间暂停哺乳,停药就可以哺乳。但作为专业的药师,我不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因为我知道人体不是一根直直的水管,不是水龙头一关掉水管里就没水了,药物在人体的代谢排泄远比水管排水复杂得多。再看说明书里的药代动力学项中写着“药物在红细胞内可蓄积数周”,正是因为这个药有在体内长期蓄积的这个特性,外加又有明确的对胎儿的致畸性,在美国,利巴韦林只有口服和雾化吸入两种给药剂型,没有注射剂,也就是说没有输液给药的剂型。而且在药品的说明书里注明了这样的话:“即使接触低至1%的治疗剂量也会产生明显的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因此育龄期女性以及她们的性伴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