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3/4 页)
渊,也惟有尽力而为了,正所谓国泰方能民安。若再添西北这方的番邦作乱边疆,漫说此处百姓不得安生,只怕就是离此百里之外的葉州府城,也是不妥。
“待等国境这头绿洲稳固,便可驻扎兵士,闲时农耕放牧,战时自是无需担忧粮草一事,反倒比起那千里调集,更为快速。”早先他夫妻二人便已是看到了此点。
置于那避世不出的廖家寨子,也是无需担忧暴露其所在,毕竟茫茫沙漠绵延数百里之遥,就算朝廷试图快速推进向前,也决计不会全线齐头并进。择一处可得缓冲之地,再行推行这栽种之法,才是最为稳妥;亦或者待等国力更强时,提速推进也是不错之选;又或按卢临渊上呈之书中所提,我朝只需比照着沙漠前行的速率,徐徐向西北推进便可步步为营。
曾在户部三年的卢临渊,心中较之别处任职管的官员而言,却是无比透亮。如今虽过了数载时日,可这府库之中的境况,一时之间恐怕也是难有改观,即便算上之前抄没的那几位藩王,只怕也是杯水车薪 ,不足以应对腹背受敌的窘境。
府库空虚哪里还敢提征讨一事,更因尽量避免与他国再起战事为妙。就当年公主和亲那桩而论,一切尽已显露无遗了。只是北地外族只怕也是同样不济,才索性装疯卖傻,先缓上几年再议大举南下一事罢了。漫说犹如卢临渊这般的文臣,早有洞察之心,那朝中战功显赫的武将,只怕更是心知肚明的很!
而宫中那位更是早有定夺,舍了一位公主好歹能多拖延几载,心中虽有不忍之意,无奈府库吃紧也是不得不为。眼下那位的计划,怕是无疾而终了,就不知今后继位之人可能想出更为上层的应对之策来,才是那重中之重!
时光匆匆,身在甘霖的夫妻俩也惟有提速,将原先数年的规划早日铺展开来,好在他日离去之前,交托与那三家合力看顾妥当。未曾料,才刚到了入秋时分,京中便有几桩非常大事,陆续传来。
“听闻初夏时节,那田贵妃还曾去到京郊皇庄避暑,随后又转而去到了邻近的佛寺,为久卧病榻的陛下祈福。却谁知,未出夏末之时便有消息传来,说是田家的老宅出了蹊跷之事。先是镇上多家铺面被封,又因家中管事仗势领人拦下了衙门的知县。”
说到此处不免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坐上的二爷,见其只是颔首示意继续往下,才接着回禀道:“哪里今日才拦了知县下来,回头又寻了那些帮闲的,暗地里使了手段,想要栽赃知县。不知自家却是打错了算盘,反倒替主家引来了暗访到此的御史大人。”
“那田贵妃病重,偏巧与他娘家之事十分吻合,想来也是病得蹊跷!”摇头看向门边回禀的老管事,已是抬手唤了他近前嘱咐:“你且去账房支了三百两银子,去到邻近几个城镇换了素色布匹七成,另置办上三成的白布,送回甘霖镇上我家新购的铺面院中库房便好。”
“另使人回趟四合,知会了梁掌柜家一声,也免得时间紧迫赶不上这一遭!”此刻就听得内室中,抱了儿子往外头出来的二奶奶,忙不迭补上一句道。
☆、第三百二十章 置田南方
原本已是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刻愈发不解二奶奶补上的这一句,究竟有何深意。可到底是多年在两位主子面前领差之人,想到过往种种,这两位历来都是行事谨慎,并不是无的放矢,忙是点头应了一声,转而出了正院。
待到走出大门外,见自家马车上的青色布帘,不免心头一怔。自己怎么糊涂了,这贵妇病重的消息已由京城传来甘霖,即便是有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到,也是时日不短。更何况,这一消息自己不过是由衙门相熟之人口中得知,想来也并非是得知此事的第一人。
想到关键之处,自是再无半点犹豫之色,速速返回院中寻到如今在府里,专管支度银两的丫鬟小娟。不待自己开口来提,就见那旁大丫鬟已手脚麻利的装妥了现银两锭,并一摞面额不等的银票,交到他手中:“二奶奶早已让我准备下了,只等大管事回转,便可出门办差。”
“你这丫头倒是越来越利落了,如今看着与我家大丫头的确有几分相像哦!”一边贴身藏好了大额的银票,一边将桌上的包袱背上了身,还不忘笑呵呵地应道一句。
这般一提,倒叫那旁之人摆手笑道:“大管事高看小丫鬟了,真能及上兰姐姐一半,如今二奶奶便不会着着急让人挑了新的来使!”
“你这丫鬟也是不小了,那会儿跟着来西北之前,待过了年后也该满十七了吧。就算成了亲后,还留在府里当差,二奶奶跟前哪里离得了人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