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页)
灾民们带来的问题所在。得了民户可多纳税负。这自然是人见人喜,可随之而来乱砍乱伐,也变得稀松平常起来。
原先那片的村寨农户,谁都知道外头那片胡杨林的重要之处,然而这些本就由百里外迁移到此的农户,又怎会明白其意义何在?更因此新旧农户的大大出手,也成了衙门头痛的一桩麻烦之事。
安抚灾民有功,又可得了朝廷拨给的赈灾银两,还可因他们一众的到来。为来年的赋税多添一笔,在大多官员看来的确是好事。而随后胡杨林带的日益消失。才成为了本地农户噩梦开始的最初。
等到这位尚知县接手时,早已人去地荒,原本还能略微有些收成的薄地,转眼之间便成了无人愿意耕作的荒凉之境。惟有在那一小片硕果仅存的胡杨林旁,才好歹留住了三户人家。
就此,原本聚集了七八个村寨的偌大一片农耕之地,竟然在短短十余年间,生生被折腾成了这般可怕的景象,漫说是才刚初上任的知县尚崇喜了,只怕就当年因灾民到来,而收益良多的那位县衙主官,也得瞪圆了眼睛,直呼眼前的一切绝无可能!
也惟有早已在卢家庄上呆了一年的那位候补之人,才能体味一二这两位大人口中的残酷情景。反观另一旁的钱谷师爷,只怕更为关切那一路倒退的县衙赋税数额,还是近乎空空如也的库房,此刻听了两人的言语,也是不时配合着微微颔首。
再等伙计上齐了菜品,放下了竹帘,转而下楼而去,这旁的尚知县才轻声提议道:“正因事有缓急之分,而今朝廷虽有争论不断,然本官却是深有感触,若不及早治理一番,必是后患无穷!”
“那尚大人以为不由县衙出示告知与民,又得几家农户愿意试着栽种沙柳,以求日后可重返昔日之景?”
“这还望卢先生出手帮村一二,至于本官虽不好直接出面应和,也可借师爷之名认领一片三百亩的!”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已点头接到一句,直接将自己暗中相助之意,表达一清。
如此在座之人,才获悉那旁落座的钱谷师爷,也并非外人而是尚知县的妻弟,也正因本是自家亲戚,此番才随了一同在雅间坐着。而此刻听得姐夫张口便直接承诺了三百亩之多,那人也是为之一振!
虽说也不是太多,但是就此落在自己名下,却是他从未想过的好事一桩。再想到这片地界上所需的种种,只怕也得另外贴补些银两与自己,方能将这好大一片全都栽满。
这后面雅间内三人,又商讨了何事他还能听入六七成,已是万幸之事,毕竟刚才那好大一片地界,就要落入自家名下了。虽不是上等的好水田,然而在这西北沙漠边上,得了这么一大块可作农耕的所在哪是普通人家,可期冀一二的?
而这屋内的三位,也已定下了暗中悄然进行的阳谋,只求能在来年之初,领着百户人家共同再将原先那片胡杨树林,补栽完全。而向内延伸的沙柳草场,也是不可避免的被列入了计划之内。
单是补种胡杨树林,难以在短期见奇效,更无法满足近百户人家的生计大事,自是栽下沙柳间补上草籽一片,方能期待往后蓄养家禽牲畜之用。
“刚好借着入冬前,将你家一年的产出公之于众,才可使得农户们相信,此法的确行之有效。且头一年的投入也并非太多,只是来年的树苗与草籽,还需你家庄上多多帮村一把才使得!”
最后又是朝着卢临渊拱了拱手,才起身与之并肩出了雅间外,随后那明显慢了一拍的钱谷师爷,还是在对面那位,此刻正闲置在家的好意提醒之下,放下惊醒过来。
送走了卢临渊主仆二人,这旁的尚知县车中安坐,这才长舒一口浊气,笑道:“的确与传闻中一般,不是那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反倒更似善于事务的。”才欲继续往下,不觉已在一旁内弟的提醒之下压住了后面半句。
如今这位的治沙之策,被京中高官生生弃置一旁,便可是可想而知,其中必有纷争的缘故。只是他们这等官小职微之人,还是莫要卷入期间为妙。
若非此番,自己一来是为了功绩大事;二来也是想着这好容易因祖上之功,才勉强得来的七品之职,已是不易。若想更进一步,都是机会渺茫,更何来调离别处一说,也不知多少年后咯!
于是,着手在妻弟名下栽上一片,也可略作补充。只是此刻车内郎舅两人还不曾提及其中的详情罢了。至于那候补之人估算出的百户人家,却是眼下最为棘手的一桩!
若说农人百户,或许在甘霖那方颇为不易,然而在此片地界却并非十分艰难,只是与卢家庄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