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词中之意,正与现实相似。箫声中似有讥怨之意,对抗清大业漠不关心,连梦中都没想过恢复中原的片瓦块土!
他渐已看清楚依拍曼舞者是唐明睿,手中的银扇忽张忽合,忽点忽划,忽抹忽架,招式变幻莫测。殷玉羽已看出这是一套极厉害的功夫,但他的精力仍不是集中在唐明睿的功夫上,而是顺着思路在想刘潜夫坎坷的一生,希望收复中原……
“殷公子,请吧。”不知甚么时候付景已站在了他的身后。殷玉羽悚然飘身后退,以防三人偷袭,问道:“你怎么看出我就是殷玉羽?”殷玉羽自知已属明知故问,偏追问了一句。付景含笑道:“你的白马可没易容呀!”
唐明睿鼓掌笑道:“我等已等你一夜了,没见你踪影,付二侠算准萧声一起,必将你引到此地。”
殷玉羽见三人并无恶意,揭下人皮面具,在溪边洗净面容,重新换上了白衫。
“在下陈梦瑜,如途中偶遇尊容,还以为殷公子是一介书生哩,看你丰姿潇洒,今后再别扮丑老头了。你大概已体味到词中之意了。”
殷玉羽点头不语。
付景道:“这地方罕有人迹,昨日下午我们三人几乎踏遍了船坞山,你不是要寻找诸葛长虹吗?这里肯定没有。你也不要急着要走,今夜我不妨带你去看一场方国安演的好戏,你就会明白今日的将官是怎样的‘握蛇骑虎’。同时也明白,清兵如过江,咱们应怎么办?” 。 想看书来
十二、银扇玉箫(下)
第二日,沿江数十里旌旗猎猎,金鼓齐鸣,对岸的清军遥见一夜之间旌旗倍增,战船蓄势待发,疑为援军已到,急令骑兵列阵张弓搭箭等待明军来攻。直至申时才见明军百艘战船飞驰而来。清军急令放箭,明军摇旗呐喊。一连三日,明军轮番佯攻,已使清军疲惫不堪。
方国安早已带着装扮成义军日夜兼程,赶到了四明山一带。他坐在马上一言不发,见路边有三间茅屋,令跟随身边的护兵前去问路。
茅屋上正冒起一缕晨烟,开门处走出一个睡眼朦胧的小男孩,正是顽童朱小鹏。他见那么多的人突然出现在谷口且打听山寨的去路,挺胸叉腰问道:“哪个山寨的?为啥不事先通报?”护兵一时语塞。方国安道:“本将军,噢不,本首领率领人马投奔山寨来了。”朱小鹏拦在方国安的马前。方国安知金华、宁波、台州等地都由当地的官宦出面招集义军自守,除了几位熟悉的官僚外,浙东各地风起云涌,他哪里知道各路义军的寨名旗号。但他久历沙场,面无表情,护卫在他耳边密语了几句,他才自报出自己占踞的山名和义军的旗号。
“四明狂客”朱一夫闻声走出门外,打量着拥挤在谷口的人马,心存疑虑,未闻那个地方有一支义军,别是有诈?他朗声笑道:“请众首领稍作安顿,待在下先禀报山寨。两位寨主就在近处,得先去通报一声。
马上的方国安喝道:“快给我拿下!”手中的大刀一挥,号令众兵卒不许喧哗,分头抢占山道,搜索草寇下落。
方连科和众护卫已朝朱一夫父子包抄过来。朱一夫这才明白这支义军来者不善,意在吞并清枫寨。要密报山寨已来不及,惟有能阻一时算一时了。他从腰间抽出巨笔飞身朝马上的方国安刺去。方国安用刀一搁,在马上晃了几晃,已变了脸色。朱一夫一刺不中,换步移形之间又向马头刺去。那马刺中脑门,一声长嘶将方国安掀到马下,几个义军抢前救出了方国安,扶着他退入护军之中。
方连科的大刀敌住了朱一夫的铁杆巨笔。
朱小鹏趁乱溜到屋旁,拖出几只竹筐,盖子一揭,从里面抓出毒蛇一把一把地向义军扔去。毒蛇见人就咬,山坳中哀号之声此起彼伏,前头的队伍一时大乱。
朱小鹏抓起一条大蛇对准骑在马上的方连科扔去。方连科胆寒股栗,慌乱中大刀凌空一挥,毒蛇一斩两段,蛇头仍张着大口凌空而下。
方连科用刀一拍,半截毒蛇飞出五丈开外。他怕朱小鹏再抛来毒蛇,双腿一夹,那马前冲几步,双手的大刀向朱小鹏兜头劈下。朱一夫见儿子危急,翻身又拦住了方连科。方连科一劈不中,大刀左劈右砍,朱一夫一时无法近身。方连科掉转马头的刹那,大刀向朱一夫斜劈而下。朱一夫一点,“当”的一声,刀笔相碰。他刚欲欺身直进,方连科的大刀一翻,又从左向右横扫过来,朱一夫只好闪身横退。眼见一时不能取胜,他暗示儿子尽快脱离险境,速去报信。
朱小鹏把手中的竹筐向方连科劈面扔去,转身冲进屋内,点燃了茅屋,不一会浓烟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