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1/4 页)
站在圣安德鲁斯球场。听着客队球迷的呼声,林森知道自己的“疯狂”举动会引起什么样的争议,但事实就是,他已经觉得自己退无可退。在此之前,林森绞尽了脑汁搜寻自己的记忆,也没想出半点关于这个赛季曼城连平的记忆,所以,他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走“老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不能接受自己的球队遭遇第四场平局。用个决绝一点的说法,就是宁可输球,他也不想再看到那该死的平局了。
面对在客场做出拼命架势的曼城,麦克莱什的第一反应就是怔了一下,第二反应就是苦笑。看看曼城前场的那五个人,加起来身价都破亿了,如果他手上也有这么五个人,那么,他也想把这五个人都派上场。但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这五个人。
曼城的阵型看上去很像是四一三二,但。比赛进行了几分钟,麦克莱什就看出来,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头重脚轻的四一三二,反而更像是三二三二。因为中后卫孔帕尼的站位在这个战术当中具备相当大的弹性,在很多时候,他都会补到后腰的位置。这样做当然会减少增加防线的风险系数,但同时麦克莱什也看出来,林森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认定了伯明翰不会跟曼城玩对攻,所以,他才敢在中场玩这种“技术活”。
这么做,简单的解释就是既然你攻势寥寥无几,那我就没有必要在防守当中“闲置”这么多的防守球员,与其这样,不如索性增加一名进攻球员。但实际上,林森本场比赛,也是迫于无奈,才想起了“借鉴”一下瓜迪奥拉的招式,当然,这个瓜迪奥拉,是记忆中的那个瓜迪奥拉。
自巴塞罗那的“tiki…taka”独步天下之后,后期的瓜迪奥拉,经常在巴塞罗那的身上试验各种阵型,喜欢瓜迪奥拉的人就说这是瓜帅未雨绸缪、精益求精,不喜欢的就说这是瓜迪奥拉在装x、作死,总之,瓜迪奥拉的确在是在求变,而他动得最多的一个位置,就是后防线。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在巴塞罗那的控球流之下,他们的后防线很多时候实在“无所事事”,所以很多时候,你都可以看到技术不错的皮克会变身前锋。除了皮克之外,瓜迪奥拉对防守的一个比较让人熟悉的举动就是,让后腰去打中后卫的位置。
这个变动在当时被认为是迫于无奈,因为当时由于普约尔经常受伤,巴塞罗那经常在中后卫的位置上闹人荒,所以当时防守能力出色的马斯切拉诺经常被拉去“顶缸”,但后来,马斯切拉诺却经常性的出现在了后防线上,但他的干的工作,可不只是中后卫的工作那么单纯。
而林森眼下,就是让上赛季经常打后腰的孔帕尼来扮演这个角色。
如果是面对强队,林森断然不是敢这么“作死”的,不过面对伯明翰,林森压根就不怕麦克莱什看出来,因为看出来,又能怎么样?
麦克莱什还是不敢跟曼城玩对攻,或者说,不是不敢,而是不能。用个通俗的比喻,人家是手上有飞机大炮,敢全军突击,你是小米加步枪,即便明知道对方全军突击,后方肯定空虚,那又怎么样?你敢顶上去?所以,最好的方式依然还是老方式,游击战、偷袭。
应该说,曼城的新阵型一开场打的并不顺畅,曼城在前场堆积进攻球员,相应的,伯明翰也不得不在后场囤积重兵防守,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伯明翰后场的拥挤,留给曼城进攻球员的空间实在不大,别说打出配合,能顺利控球并传出来,都已经是多亏了他们个人能力出色。
然而,当曼城的进攻球员习惯了这种“拥挤”之后,这个阵型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因为虽然拥挤,但曼城投入的兵力却是实实在在的,控球队员几乎不存在孤军作战的情况,只要你能把球传出去,基本上就不愁没有接应点。
在贝尔、苏亚雷斯、以及大卫…席尔瓦三个人通过一连串让人目眩的短传配合把球从看上去几乎快成为菜市场的防区成功转移给右路的罗本之后,天空电视台的解说员查尔斯什么时候见过曼城有过这样的表演,在英超,这几乎是阿森纳的专利,甚至还是几年前那支阿森纳的专利,于是他几乎没把曼城队夸上天。进而连带着林森也跟着沾光,什么曼城终于选对了主帅、什么林森本场比赛的变阵堪称绝妙之笔……
就在查尔斯口若悬河的时候,站在场边的林森可没有查尔斯所说的那么悠然,绝妙之笔?不过是无奈之举。
场面上的曼城依然是很好看的,面对弱队,强队总有装x的权利,曼城只不过是在履行这种权利,依靠用金钱活生生堆出来的优势,但如果这种优势不能带来进球,那一切还是白搭。查尔斯说如果曼城按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