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中庸》所云,吾深以然也,吾修道数十寒暑,未得大道,而后深研《中庸》之道,比之古来道法自然,偶得悟《龙阳心经》传与后人,望后人善待之,然方外者不可习之。
寒晓仔细翻阅,这才知道这本经书竟是一本罕有的修习道家内功的无上宝典,但此经书讲究道法自然,修至精深之处须得行阴阳双修之法,否则不但无法再前进,甚至还有可能走火入魔,因此著作该经书的道人(未见著作者)言明方外之士不可以修练。
寒晓对照自己修习的家传绝学“三阳神功”的修习法门,竟与这本《龙阳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本《龙阳经》显然不知高深了不知多少倍,同时又有阴阳双修之法,显然已是与大自然的法则深深融合在一起了。
当然,对于他目前所处的这个世界,或许世人认为这阴阳双修之法可能是一种邪门歪道的功法,但寒晓却是绝对不这样认为,不管是以他前世看过的无数的网络里所述的,还是以他对道家法门的认识,他都知道这阴阳双修之法其实是一门非常深奥的道家之法。
传说古时黄帝成仙就是主要依靠这双修之法,而依《易经》所述,这天地本就分为阴阳两部分,天为乾,地为坤,是为阴阳,有天必有地,天地之中,有阴必有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要保持平衡,就必定要阴阳平衡,阴阳相济,否则必定会天下大乱。
而人作为生存于天地之间的生物,自然也不能违反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而这阴阳双修之法正是让人类男女之间达到阴阳互济、水乳交融的无上法门,不但不是什么邪门歪道的功法,反而是道家修习道法、追求自然之道的无上宝典。
这《龙阳经》在青门中沉寂了几百年,直到此时才婉转转到寒晓的手中,这似乎冥冥中已有定意。
这《龙阳经》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道法自然篇,这部分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心篇,它并不象其它的武功的修习方法一样一开始就要求你去练气,而是要修心。
而修心又分为两层,第一层要求修习者意守本体,把自己的神识放逐在自然之中,先要在大自然之中捕捉住大自然一切动静物事,用心去感受,而心际却不能有任何波动,做到真正的古井不波、泰山崩于前而不着心迹的境界。
在完成第一层之后,第二层则是刚好相反,要求修习者做到物我两忘,对自然的一切物事做到视而不见、闻而不达,真正做到“空无”之态。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只有修好这一阶段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引气”篇,否则极有可能在后面的修习中造成走火入魔。
第三阶段为“用气”篇,在完成第三阶段之后,才能修习后面第二部分的奕道篇及第三部分的造化自然篇,这些笔者会在以后的故事中逐渐细述。(首先说明本书绝对不是修真一类的书)
寒晓试着参照心篇静下心来修习,但是很难达到经书的要求,虽然能感受到周围的物事的动与静,但要说不受其影响却是不能,看来还真是不好练。
这一晚寒晓就在修习心篇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中,虽然他还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但是这也是他新的人生的起点,从此他将开始步入武学的新天地,而龙阳经也将成为他以后展现风流、吸引女性的无上道法,为他的风流人生建立了起点。
第二天,寒晓从睡梦中醒来,虽然他修习的心篇还没有什么起色,但却也感觉到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力量。
洗漱完用过早餐,在书房中看了一会书,很快就要临近晌午,寒晓心想那工部也该来人了吧。于是收拾好书,伸了个懒腰,向外走去。
果然,他刚出得书房,前面便有家人前来相请,说工部有人来访,要求面见他。寒晓心道:“果然来了。”于是应了那家人一声,这就往前厅走去。
到了前厅,但见寒府总管寒林正在与昨天见过的那位工部张大人及别外一人闲聊,看那两人就座的位置,似乎还是以那个寒晓未见过的中年人为主,显然那张大人也只是陪他来的。
那人见寒晓一进来,也不等那寒林介绍,忙站起来笑道:“想必这位就是昨天在京都儿童个人设计大赛上以那如神迹般的飞天凤凰独占鳌头的京都小神童寒晓寒小公子了,老朽昨日未能到场为寒小公子加油助威,未能一睹小公子的风采,实乃一大憾事呀。”
寒晓看向那工部张大人,工部郎中张明彦,稍稍顿了一顿问道:“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