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页)
是在询问丁文长,而是在告诉他这事。丁文长有些受宠若惊,笑着说:“宋大人,在下这是走投无路了,这才厚着脸皮来找大人的。”
“你与清儿都快成亲了,再说,你的儿子还是墨儿所生,你就跟着唤我一身叔父吧”
七年前,丁、宋两家成亲时,因为宋维善病重,一切都是宋维德出面。当时他可是摆足了姿态。之后,丁文长听自己的母亲说,他甚至不让丁家的人参加葬礼。
这些年,丁文长一直心怀愧疚,逢年过节都会给宋家送节礼,可从未有过子侄的待遇。就算前些日子,他都只能称呼一声“宋大人”,如今却突然间变成“叔父”了。
宋维德只当没看到丁文长的惊讶,问道:“你不是说走投无路吗?是什么事?”
丁文长急忙收敛神色,正正经经地说:“叔父,我昨晚听说,皇上意欲攻打南吴……”
“南吴?你听谁说的?”宋维德急问,神情颇为古怪,几乎是措手不及那种。
丁文长正想说,他不能告诉他是谁说的,但消息十分可靠,就听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宋修武象征性敲了几下门,快步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丁文长,对着宋维德说:“父亲,刚刚传来消息,皇上把冯继凯手下的一支骑兵交给了……”
“骑兵?皇上想让胡三当前锋,出兵南吴,所以你是从胡三那得来的消息?”宋维德问丁文长。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425章 混乱
第425章 混乱
看宋维德与宋修武的反应,说明出兵南吴的事非常出乎他们的意料,很可能事前他们与皇帝有某些默契,甚至是协议,当下是皇帝突然改变主意,把原先的默契打破了。
丁文长抬头看了一眼宋维德。他的脸上有惊讶,也有担心,脸色虽不佳,但精神并不差,似乎一点都不担心皇帝打压宋家。再看桌子上,虽没有纸张,也没用过的毛笔,但两个砚台内的墨汁都未干,还有几滴沾在了砚台的边沿,看起来并不是早上刚开始使用。
一般情况下,议事都不需要笔墨,除非需要记录,或者计算。丁文长马上想到了宋舞霞曾与宋维德商议改革税制。
关于宋舞霞的建议,丁文长粗粗听过。在他看来,若是能长远实施,对百姓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只是宋维德不可能没想到,一旦改革开始,朝堂上必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到时政局动荡,再加上战事正在进行中,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动乱。特别是众人皆在心底认定皇帝昏庸、暴戾的时候。
宋修武见父亲看着丁文长,而丁文长只是沉默不语,上前说道:“父亲,皇帝只是下令状元操练兵马,并未提及出兵的事。可能皇上也是顾及那些毕竟都是冯家的亲兵,状元一时无法驾驭,才给了缓冲的时间。”
闻言,丁文长马上想到,昨晚胡三提及,长公主曾教导它如何管理手下。顷刻间他明白了,一切都不是偶尔,而是必然。无论是皇帝、长公主,还是其他人,都是太后棋盘上的棋子。至于众人眼中一触即发的战争,恐怕只是给胡三屯兵开州的机会。
在丁文长沉思间,宋维德正观察着他。见他若有所悟,问道:“你想到了什么?”
“叔父,您认为这场战打得起来吗?”丁文长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毕竟他不是官场的人,或许还有他不知道或者想不到的事。
宋维德沉吟片刻,避重就轻地说:“冯继凯得知此事,一定会上书皇上,此举只会让我国腹背受敌,元气大伤。以皇上的脾气,他定会一意孤行。南吴离京城甚远,如果皇上命胡三率兵,从京城出发,恐怕他尚未抵达并州,北边的战事已经先起来了。”
“父亲,如此一来,无论结果如何,皇上为了维持军需,必须再次征税,那我们……”
宋维德挥手,按下宋修武的话,瞥了一眼丁文长。丁文长明白,这是让自己避嫌。他正想识趣地退下,外面突然有人大声说,太后派人来慰问宋维德。情急之下,宋维德也顾不得丁文长,急急吩咐儿子:“你快去问问冯继凯是什么打算,不要被太后的人发现。”
丁文长听得很清楚,宋维德说的是“问问”,而不是“打探”,这就说明,一向政见不合的两人在私底下能够说上话,并非众人所知的水火不容。
离开宋家之后,丁文长本想趁着道贺之名再见见胡三,却从桂花那里得知,他已经领了皇命去任上了,要半个月后才回来。偷偷的,桂花还告诉丁文长,皇帝暗示,半个月后他要阅军。
丁文长没想到皇帝的动作那么快。此刻,他唯一庆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