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3/4 页)
一个人处理就行了。
丁文长被气得说不出话。当初他父亲在世时,商场的事虽然都是他跟着父亲处理,但几个兄弟也会在父亲的督促下为家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没想到,父亲一过世,他**一句“长兄如父”,就把所有的工作就推给了他。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他们还偏偏觉得他管着生意就会中饱私囊,侵吞家产。
他耐着性子想告诉他们,如今他们家被皇帝、太后盯着,不可能让他们一起离开京城。结果他一句话还没说完,他的母亲就进来了,只说了一句:“只要丁家还在,我就不会离开京城。”
丁文长心知一定是母亲听到了他之前的话,只能说道:“母亲,这些只是孩儿的猜测,你可千万不能对旁人提起。”
丁母沉着脸,在椅子上坐下,问道:“你老实说,事情会不会和那个宋家的孝和郡主有关?”
“母亲,这和她有什么关系。”丁文长急忙撇清。
“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丁母冷哼一声,怒气冲冲地说:“在宫里的时候,她和皇帝眉来眼去的……”
“母亲”丁文长真的有些生气了。这种话随时都能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更何况,当下他的几个兄弟都在,他的母亲这样说,将来让宋舞霞进门后如何自处?
丁母没有看丁文长,气呼呼地继续说道:“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硬要把她塞给你,如今她日日住在皇宫,还不知道和皇帝……”
“母亲,郡主住的是怡景山庄,你也去那里看过,宫里的人根本进不了山庄。”
“进不了山庄?文长,你不要自欺欺人了,这天下都是皇帝的,还有皇帝去不了的地方?”
丁母的“语重心长”听在丁文长耳中格外刺耳。若不是他知道宋舞霞的脾气,若不是他亲眼看到她是如何抗拒皇帝,害怕皇帝,也许这番话真的会在他心中留下疙瘩。他重重咳了一声,说道:“母亲,您这些话若是让其他人听到,可是能治你的罪的,再说——”他咽下了为宋舞霞辩白的话。若是让别人知道他们经常见面,又是一桩闲话。他扫了一眼身后的几个弟弟,重申了一遍:“孝和郡主是温亲王府嫡女,又是皇上封的郡主,若是让别人听到什么闲话,惹出了事,我可没办法疏通。”
丁母瞧了他一眼,冷冷一笑,低声嘀咕了一句:“不过是陆家退婚的便宜郡主罢了。”
碍于百善孝为先,丁文长只当没听到这句说,转而说道:“过完年,京城肯定有事发生,城外又有那么多江南来的流民,反正天津那边的事我已经安排妥当了,如果母亲与几个侄儿愿意去的话,过完年我就会安排,如果不愿意,那就继续留在京城。只是到时万一发生什么事,不要埋怨我顾此失彼。”
他的话音刚落,丁母接口道:“我是肯定不走的,至于他们,你想办法把他们和他们的老婆孩子一起送走吧”
“母亲,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
“能不能不是靠你说的,反正你是家里的长子,照顾他们是你的职责,无论如何你都要做到。”丁母强硬地下了命令,想了想又问:“对了,轩儿怎么办?既然他是宋家的外孙,我想他留在京城应该没事吧?到时我一个人在京城,闲得无聊,有他陪我,正好可以做个伴。”
丁文长只是敷衍了母亲几句,没有正面回应。有时候他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想的。她命令他把其他人都送去安全的地方,却偏偏要留下长子嫡孙。不过关于丁立轩是走还是留,他还要听听宋舞霞的想法,省得他如果自说自话把孩子送走,她在他前面哭个不停。
再次叮咛几个弟弟不可在外面乱说话,他就去了铺子。以往,他的午饭一向独自在铺子里解决。今天因为丁立轩已经放学,所以就去铺子找了他。父子俩在铺子里吃了饭,丁立轩磨着丁文长,要他带他去怡景山庄探望宋舞霞,说是担心姨妈一直哭,一直哭,哭肿了眼睛。
丁文长虽然与儿子有同样的想法,但最终并没有带着他一起,而是独自去了山庄。他担心,她一想到要把儿子送走,就会哭一回,一整天哭下来,说不定屋子都淹了。
傍晚,当他到达怡景山庄时,宋舞霞正在书房看书。看到他又冒着风雪来了,她有些惊讶,急问:“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虽然要不要把丁立轩送去安全的地方可以在年后再决定,但丁文长实在想不出其他借口,只能顺口说:“我只是来问你,你考虑得如何了。”
宋舞霞愣了一下,黯然地说:“你是说轩儿?虽然丁楚和翠羽能不能去开医馆还是未知之数,但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