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京之魂,我们走进老北京那些最美的细节,我们迷恋流光溢彩的京城不夜天,我们流连那片山水之间的皇家风景,我们守候每个奥运场馆力与美的较量。《2008去北京》颠覆了传统旅游指南书籍的固有模式,内容摒弃了陈旧的景点格式化介绍,以散淡优美的游记笔触,娓娓道来七座各具特色的城市之美。
《2008去北京》以“人文奥运”为脉络,梳理并盘点了以北京为主的7座奥运之城,37个奥运场馆,140处人文景点,130家美味餐厅,100家特色宾馆,尽可能丰富而翔实的旅游信息。在北京部分中,以宫墙、四合院、三轮车、烤鸭、京剧等为代表的数百张带有浓浓京味文化符号的图片,不仅向每一个期待走进北京的来客传递一份美丽与诱惑,同时也令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重拾一份温情与记忆。
书中文字干净坦然,醇厚而激越。试举以下介绍故宫的文字:“太多的野史、戏说,纠缠于捕风捉影的宫闱秘事,将明清历史退化成为一个男人与他的上百个女人以及数千个不再是男人的人之间所发生的恩恩怨怨,彻底忽略了那些大开大阖的风云变幻,成王败寇的时代英雄。若想深刻体会故宫的精髓,当在猎奇的眼光之外,于心中存一份前尘往事,品味盛衰兴亡的万变瞬息,宫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便如同散落一地的五百年风霜,可回望两个王朝的华彩乐章,追忆二十四位皇帝的悲喜人生……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故宫宛如一首庞大而精致的交响曲,主题就是皇家的秩序,宫殿的主次尊卑,犹如完美的起承转合。”
如此有力的解说,怎能不令每一个京城人重新审视故乡高高宫墙内巍峨的紫禁城,又怎能不令每一个手捧此书的异乡人心中瞬间塞满无数感动与渴求呢?”
一幅幅亲切而生动的镜头语言,一段段真切醇美的文字表述,一处处贴心周到的旅行提示,是它们串起了奥运城市那一个个热烈、感动、伤怀的故事,也是它们连接了这本令京城人感动并温暖,更令异乡人爱不释手的《2008去北京》。
阖上此书已是傍晚,耳畔是窗外挡不住的滚滚车流,挡不住的还有隐隐的、夹杂其间的“冰糖葫芦儿”的吆喝和喜鹊闹枝头的叽叽喳喳。
(上文载于2008年2月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8,光荣和梦想
1932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奥运会,只有一人参加了田径比赛。1984年洛杉矶,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实现金牌零的突破。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以2票之差负于悉尼。时隔八年后,2001年,北京终于赢取了2008奥运主办权。历史的片断一幕幕定格于时间的分水岭,2008年8月8日,这个北京接轨国际、放飞梦想的日子已经近在眼前。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北京这座古老文明层层包围点点浸染的都城的内涵所在。内城外城的格局,纵横交错的胡同,城门楼、四合院交融在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之中,建筑传递着一种文化的延续,而这也是北京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城市的内蕴的灵魂。明清两代留下的紫禁城如今依然在城市中央挥洒着九五至尊的皇家气派;观赏秀美景色有香山、颐和园;感受市井风情有前门大栅栏、琉璃厂与牛街;参拜宗教文化有京西寺庙群、雍和宫、白云观;流连杨柳堤岸有什刹海的浓情蜜意;更有围绕在北京周边的万里长城,世界为之瞩目的建筑奇迹,登长城仍然是每一个游客来北京的第一选择。皇家的行宫避暑山庄、清王朝的东陵与西陵、明王朝的十三陵簇拥京城,八项世界文化遗产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披上了更加神秘而优雅的外衣。当然,这也是一座充满活力追求时尚的现代都市,中央CBD商圈的崛起,超大型的shopping mall,酒吧街美食街淘宝街,激情四射的动感音符与灯红酒绿的娱乐节拍一样,在这座城市中上演着时尚言情剧。
就在那些曾经荒芜着的角落,一座座现代艺术杰作的体育场馆横空出世,鸟巢、水立方、森林公园成为京城新贵,奥运村矗立起来了,这片2008北京奥运的主会场将会成为全世界目光的聚焦点。而在承载了奥运五环的夺目光彩之后,它们会从一个崭新的旅游景点慢慢演变为一片繁荣热闹的新社区,逐渐融入平淡生活的节奏之中,那些关于鲜花掌声金牌国歌的记忆将会永远伴随这片土地鲜活地存在着,成为京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沈阳、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香港,六座奥运协办城市各有所长。沈阳作为曾经的盛京还保留着清王朝入关之前的宫殿,这里曾经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