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第1/3 页)
10月,过了秋老虎,天气开始转凉,烦闷的暑热消散,人的胃口好了许多,柳京市塔山镇刘家猪头肉馆的生意跟着好了起来。
早起六点开门,就不停有人来买肉,还有进店里吃饭的,一直忙活到下午三四点,老板刘有全才能坐下歇歇喘口气。
刚坐下没一分钟,店里又来了客人,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年轻男子,刘有全连忙起身招呼。
“吃点什么?来点猪头肉?”
不管什么客人来,刘有全都会向他推荐店里的猪头肉,这是他们家的招牌。
年轻人没有说话,抬眼看了看贴在墙上的菜单,这是一份很有特『色』的菜单,不仅有字,还有图。
是一张猪的解剖图,图上把猪每一部分肉的种类名称都标识了出来,猪头肉,猪颈肉,梅花肉,肩里脊,前腿肉,里脊肉等等。
年轻人看着这张图,问道:“这图什么意思?”
刘有全解释:“哦,猪不同部位的肉吃起来不一样,烧的菜也不一样,你点什么地方的肉,就能给你烧什么样的菜。”
虽然叫猪头肉馆,但刘有全不光做猪头肉的生意,一条猪浑身都是宝,自然要物尽其用,煎炒炸焖炖,店里一多半的菜都和猪肉有关。
年轻男子盯着图看了一会儿,道:“排骨?”
“不好意思,今天排骨没有了。”
客人“哦”了一声,又道:“里脊肉呢?”
刘有全尴尬地笑了笑:“里脊肉也没了,这两样吃的人最多。”
年轻人有些不耐:“那你们有啥?”
刘有全看了看冰柜,道:“不好意思啊,就剩一点猪头肉和后腿肉了。”
后腿肉主要用来做肉丸,饺子馅和火腿,不适合做小菜,年轻人想了想,就要了些猪头肉,点了两个素菜和一瓶啤酒。
刘有全一边从冷柜里准备食材,一边和年轻人聊了两句,这个点店里除了他就没有别的客人了。
“小伙子哪里人?到柳京来打工的?”
“庆山人,来打工。”
年轻人回道,塔山是个城乡结合部,过去有不少来柳京打工的年轻人住在这里。
“来柳京打工的人不多喽,做什么的?”刘有全又问。
“泥瓦匠。”
“哦,搞装修的?”
“对。”
年轻人话不多,菜一会儿就上齐,喝了几杯酒,掏出手机自顾自的看起来。
刘有全有一搭没一搭的又和他聊了两句,见没什么话说,就去了厨房和自己老婆说话。
“排骨什么的肉就没了?晚上还要做生意呢……”
刘有全进了厨房巡视了一番,发现的确没肉了。
刘有全个子不高,他老婆则高大健硕,听了刘有全的话突然上了火,大着嗓门道:“早就让你多买点多买点,你就等着老姚送!老姚这个死人,电话也不接,肉也不送,都一礼拜了,他不想做我家生意就拉倒算了!让他饿死在那山沟沟里。”
说着他老婆把围裙一解摔在了案板上,刘有全忙把围裙拿过来,笑笑道:“哎呀,十几年的老朋友了,不要动不动讲气话。我马上去市场买点肉,明天再去找一趟老姚,好了好了。”
刘有全劝慰着发脾气的妻子,他常年在店里招呼客人,为人和善;而他老婆虽是个女人,但过了十几年烟熏火燎、嘈杂油腻的厨房生活,脾气不爆才怪了。
更何况这么多年,她打心眼里厌恶老姚,一个杀猪的单身老光棍,刘有全的发小——虽然店里的猪肉多半是老姚家的,他们的店能开这么多年,也要多亏老姚养猪场自产的土猪肉好吃。
刘有全在厨房里又对老婆说了一些好话,总算让她的火气慢慢消了下去,不说话了。
见老婆不说话,刘有全把围裙递了回去,转身离开厨房回了店里,却发现餐桌前只留一个啤酒瓶和空空的碟碗,客人已经不见。
刘有全忙跑出店门,在街上左右一看,已经见不到人影了。
“妈的,没给钱呢!”
刘有全气的在门口干吼了一声,摇摇头叹了口气,心想让人吃了回白食,又要挨老婆的骂了。
这时,天已经阴的很厉害了,开始有淅淅沥沥的小雨点落下来,看样子是要下雨。
刘有全想这是要降温,女儿在市里上寄宿高中,要给她递衣服。
“老刘,女儿的秋衣带到学校去没有?”刘有全的老婆从厨房出来,见外面下雨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