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老汉,我给你买了瓶酒!”说着就把东西给放到了桌子上。
父亲的五粮液,母亲的梳子镜子、清凉油什么的,两个妹妹的学习用具和零食,现在货物品种单一,还真找不到什么好东西买,而衣服和鞋子他又怕买不合适,就没挑选,但是光这些东西不算酒总共都花了八块多钱。
“儿啊,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母亲震惊的问道。
结果方东华马上激动的把他得了奖状和奖金的事情说了出来,到这时父亲激动的情绪才算爆发出来,母亲也是激动万分,而两个妹妹却是为了礼物而激动。
一家人闹腾了好一会,还是他说饿了这才消停下来。
吃饭间,他说了下奖金的事情,上交了五十块钱给母亲存着,本来想解释剩余那些钱的用途,见父母都没问他也就没多说,现在蜂窝煤的事情还真不好解释。
“儿啊,这酒怕是不便宜吧。”方东华端着杯子问道。
“老汉,给你买了就喝,我要说了钱,你就喝不痛快了。”方大军提高了声音,他自己抽一块八一包的中华烟都有点心疼,要是父亲知道这酒要六块六,铁定舍不得喝了。
“好好,老汉不问就是。”方东华话是这么说,但最后还是只喝了小半瓶。
“老汉,这酒你别放久了,开了就要跑味的,要是喜欢喝,我以后经常给你买。”方大军又说道了一阵。
“可别买了,这瓶酒怕得要一块钱吧,把钱省着买肉吃。”方东华赶紧说道。
――――――――
翌日清晨,他偷偷给了俩妹妹一人五分钱,把零花钱的标准提高了一倍,还没等吃早饭,瘦猴就来了,穿了身新衣裳,还有新鞋子。秦大和秦二也来了,瘦猴要去县里,四个损友就暂时少了一位。
“走,一起去公社!”方大军跟父母招呼了一声,也顾不上早吃饭,跟着瘦猴三人一溜跑了。
瘦猴离开了,初中都没读过的他,现在却开始了在县里的生活,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孩子,方大军一瞬间感觉自己成了红人。
不仅仅孩子们对他很客气,就连大人们也都纷纷热情的和他打招呼,搞得他都想转行开中介所了,专门给孩子们安排工作,还真别说,这生意其实有搞头,改革开放后外面沿海有很多工作岗位,呃!
生活继续,他每天早晨九点就去粉条场,下午四点准时到公社收黄鳝,然后五点准时收工回家,标准的朝九晚五式生活啊。
打鱼机已经增加到了十五台,相当于每个生产大队两台,数量已经饱和了,他也放出风声不在对外出售。
增加的六台打鱼机为他带来了九十块钱的收入,这次没有减价,木匠和铁匠哪里,各分了十块钱走。
平均下来,无论是黄鳝还是泥鳅,他一斤都会提成一毛五分,他赚的钱是杨春桃的五分之三,甚至是四分之三,这简直就跟抢钱一样,也难怪后世的各种中介所会那么火。广义上来说,村里的媒婆也算是中介一类,这个比喻有些不恰当了,呵呵。
这日他刚收完黄鳝,正准备回家,却被王宏文给叫住了,“大军,粉条场的进度怎么样了。”
“月底前保证能完工!”方大军回了句,就跟着进了二楼办公室,瘦猴已经走了三天,今儿是周四,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能挖红薯了。
“听你阿姨说,你要在耐火场订购点东西?”王宏文说着就给他倒了杯开水,大有要长谈的架势。
方大军斟酌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如实说道:“我是打算搞蜂窝煤,本来打算有眉目后再找王书记您把把关,现在既然您问起来,那我就先说说不太成熟的想法。”
“原来是蜂窝煤,你是打算订购耐火炉子,你先等等,我之前在报纸上看见过关于蜂窝煤的报道。”王宏文说着就起身在柜子里翻找起来,里面全是放置得很整齐的文件报纸等。
方大军却给愣住了,没想到王宏文窝在这山沟里,居然见识这么广,他才提了个苗头,对方就能猜出个大概了,而且还能找到外面的资料。
约莫七八分钟后,王宏文喜色道:“有了,大军,你来看,这是79年的燕京日报,上面就提到了蜂窝煤。”
1979年11月,燕京市煤炭公司研究制定生产了直径五英寸,重1250克、16眼机末蜂窝煤,每吨800块。号召民众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也为了进一步培养个人节约和清洁卫生的美德,积极采用蜂窝煤!
这是报纸上的大概内容,详细的有介绍蜂窝煤的好处,主要是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