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挺翻身起来,看着张松,知道他今天要不把事情说明白,张松肯定和他割袍断义,就说道:“你们跟我来吧!”
说着,朝旁边一个僻静的巷子走去。
张松气得哼了一声,直接跟了过去。林正看了,也忙小跑跟上。
周孟带着张松林正走到一个死胡同,确保周围没人后,转过身,看着张松,说:“老张,你上次想要揍我,还是误以为瑶瑶要嫁我的时候吧!”
张松想起当初那个大乌龙,老脸也不由一红,扭头说:“当初那事,是我不对,我以为你做了侯爷的养子,侯爷就会把瑶瑶嫁你,毕竟侯爷当初曾经开玩笑说把女儿许给养子,好亲上加亲,谁知你因为我,把这事推了,当年的事,是我欠你的,当年的情,我也不曾忘记。”
张松突然转过头,说:“可是,这不代表我可以无视你现在的所做所为,咱们冯家军,从进去的第一天起,就要牢记一条军法,那就是以百姓为重!”
周孟听了,突然仰头大笑,一边笑,一边说:“是啊,从我们第一天进冯家军开始,我们就始终以守护边关,守护黎民百姓为己任,我们呕心沥血,战战兢兢守卫了边关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中,外族从未越过边关一步,可是,我们的守护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朝廷不知战事,甚至觉得我们多余,只会浪费户部的粮饷,二十年前,圣上下旨裁撤时,朝中除了有几个微弱的反对声,大部分人,甚至都觉得无所谓,甚至还有几个文臣,觉得定北侯长期拥兵在外,不利于皇权稳固!”
张松想起当初的事,也寒心不已,这也是这么多年他不愿意提的原因。
“可是,这是朝廷错,百姓是无辜的!”
周孟听了,讽刺的笑了笑,说:“无辜?当初冯家军被解散的时候,你听民间可有一点动静,他们早就忘了一直默默守护者他们冯家军。”
“国家久无战,百姓不知兵,这本来就是常态,你何必对此耿耿于怀。”张松虽然当初也失落过,可也觉得能理解。
周孟突然说道:“你刚才想打我,想必是因为觉得我看着那些百姓去死吧,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其实城中传的那两条消息,是我让人放出去的。”
张松猛然抬头,看着周孟。
周孟淡淡的说:“放心,是真消息,不过要不是我,那消息说不定还得晚一天才到。对了,我刚才其实不止传了两个消息,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当初守卫边关的冯家军,是现在徐州城的驻军,可惜,大家早不记得什么是冯家军了,他们宁愿往外跑,也不留在徐州城。”
张松听了,直接愣住了。
周孟看着张松的样子,怜悯的笑了笑,转身就要离开,走了两步,突然又停住,叹了一口气,回头对张松说:“我没忘记冯家军的使命,徐州南面的宿迁,它的驻军首领是我的徒弟,我已经去信给他,让他收留徐州城逃出的百姓,我估摸着,外族来的时候,那些百姓应该差不多能走到那里!”
说完,周孟就离开了。
后面传来张松的怒吼声:“姓周的,你涮我!”
第三十一章(二合一)
张松在后面气得又要跳脚; 林正忙安抚道:“岳父; 岳父,消消气; 您气得来找周将军; 不就是因为徐州城百姓的事,如今周将军安置好了; 您怎么又生气了。”
张松用手指着周孟离开的方向; 骂道:“这姓周的,每次都这样,把事做好了; 偏偏不说,非把你气得跳脚; 他再告诉你!”
林正听得暴汗; 您刚才什么时候给周将军时间解释了,虽然后面周将军确实有故意气您之嫌,可也是您没理在先啊。
看着张松还要跳脚; 林正忙转移话题,说:“刚才周将军说宿迁的驻军统帅,是他徒弟。”
张松听了,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想了一下,说:“我想起来,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听说当初周孟刚来徐州城时; 徐州的驻军和宿迁的驻军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发生了些矛盾,然后周孟亲自去解决的,后来就听说徐州的驻军和宿迁的驻军关系好了很多,想必就是那时认识的,至于师徒,应该是两人的私交,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了。”
林正其实对周孟和宿迁的驻军统领之间的关系没什么好奇,不过是想找个话题,可这一说,林正突然发现不对了,忙拉了拉张松,问道:“那这么说来,其实周将军手中不止五千兵马。”
张松听了,直接嗤道:“那家伙嘴里根本没有实话,他说五千,手里肯定八千不止,你别听他哭穷,他当初被从边关调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